吊死扶伤
读音(发音): diào sǐ fú shāng
详细解释(意思):吊祭死者,扶救伤者。
出处(典故): 《南史·齐纪上·高帝》:“公奉辞伐罪,戒旦晨征,兵车始交,氛祲时荡,吊死扶伤,弘宣皇泽。”
示例: 震孺出关,延见将士,~,军民大悦。 ★《明史·方震孺传》
吊死扶伤成语接龙
- 伤心惨目
- 伤心蒿目
- 伤心疾首
- 伤言扎语
- 伤风败化
- 商彝夏鼎
- 伤风败俗
- 商彝周鼎
- 伤弓之鸟
- 觞酒豆肉
- 伤化败俗
- 赏不当功
- 伤教败俗
- 赏不逾日
- 伤筋动骨
- 赏不逾时
- 伤天害理
- 赏罚不明
- 赏善罚否
- 赏罚分明
- 赏同罚异
- 赏罚信明
- 赏贤罚暴
- 赏罚严明
- 赏贤使能
- 赏高罚下
- 赏心乐事
- 赏功罚罪
- 赏心悦目
- 赏劳罚罪
第一个字为"吊"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死"的成语
- 你死我活
- 生死相依
- 生死予夺
- 百死一生
- 半死不活
- 半死辣活
- 半死半生
- 豹死留皮
- 鹿死不择荫
- 鹿死不择音
- 不死不活
- 打死虎
- 出死断亡
- 出死入生
- 垂死挣扎
- 打死老虎
- 抵死漫生
- 底死谩生
- 抵死瞒生
- 抵死谩生
- 吊死扶伤
- 吊死问疾
- 甘死如饴
- 狐死首丘
- 狐死兔泣
- 见死不救
- 九死一生
- 九死不悔
- 九死未悔
- 救死扶伤
- 救死扶危
- 客死他乡
- 鹿死谁手
- 昧死以闻
- 宁死不辱
- 宁死不屈
- 怕死贪生
- 拼死拼活
- 破死忘生
- 七死八活
- 七死七生
- 起死回生
- 强死赖活
- 强死强活
- 轻死重气
- 轻死重义
- 人死留名
- 入死出生
- 舍死忘生
- 生死不渝
- 生死存亡
- 生死关头
- 生死肉骨
- 生死未卜
- 生死攸关
- 生死与共
- 生死之交
- 十死不问
- 十死九活
- 十死一生
- 士死知己
- 视死如归
- 视死如生
- 视死如饴
- 视死若归
- 视死若生
- 视死犹归
- 誓死不二
- 誓死不贰
- 誓死不屈
- 誓死不渝
- 虽死犹生
- 兔死狗烹
- 兔死狐悲
- 兔死犬饥
- 兔死凫举
- 万死不辞
- 万死一生
- 万死犹轻
- 效死疆场
- 效死输忠
- 效死勿去
- 兄死弟及
- 寻死觅活
- 要死要活
- 一死一生
- 有死无二
- 鱼死网破
- 舆死扶伤
- 之死不渝
- 之死靡二
- 之死靡他
- 之死靡它
- 至死不变
- 至死不悟
- 至死不渝
- 至死靡它
- 转死沟壑
- 转死沟渠
- 醉死梦生
第三个字为"扶"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伤"的成语
吊死扶伤相关推荐
成语"吊死扶伤"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吊死扶伤"逐字解释参考
diào①对遇有丧事或灾祸的人表示慰问。《塞翁失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之。”《赤壁之战》:“肃请得奉命~表二子。”【又】悼念、祭奠死者。《汉书·贾山传》:“死则往~哭之。”②悲伤;忧虑。《诗经·匪风》:“顾瞻周道,中心~兮。”《叔向贺贫》:“将~不暇,何贺之有?。”③善。《尚书·多士》:“弗~昊天。”④安慰;抚慰。《陈情表》:“茕茕孑立,形影相~。”⑤提取。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即于狱中~出秋公。”⑥通“掉”。《明湖居听书》:“连一根针~在地下都听得见响。”⑦旧时钱一千文叫一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ǐ①死亡;失去生命。《齐桓晋文之事》:“见其生,不忍见其~。”【又】为……而死。《陈涉世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国可乎?”②死去的人。《中山狼传》:“先生之恩,生~而骨肉也。”③坏死的;失去知觉的。《捕蛇者说》:“去~肌,杀三虫。”④拼死;竭尽全力的。《史记·吴太伯世家》:“越使~士挑战。”⑤丧失;消失。《荀子·大略》:“流言止焉,恶言~焉。”⑥通“尸”。《汉书·陈汤传》:“汉遣使三辈至康居求谷吉等~。”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ú①搀扶;扶持。《季氏将伐颛臾》:“危而不持,颠而不~。”②扶着;拄着。《孔雀东南飞》:“新妇初来时,小姑始~床。”《游黄山记》:“~杖望朱砂庵而登。”③帮助;援助。《战国策·宋卫策》:“~梁伐赵。”④沿着。《桃花源记》:“便~向路,处处志之。”⑤抱,带。《谭嗣同》:“至七月,乃~病入觐。”⑥古代长度单位,四寸为扶。《礼记·投壶》:“筹,室中五~,堂上七~。”【扶光】扶桑之光,日光。【扶桑】⒈神话传说中的海外大树木。⒉传说中东方海中的古国名。按方向,位置约相当于日本,后来沿用为日本的代称。【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扶翼】⒈扶持。⒉辅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āng①杀伤。《五蠹》:“共工之战,铁铦短者乎敌,铠甲不坚者~乎体。”②受伤。《国殇》:“左骖殪兮右刃~。”《子鱼论战》:“公~股。”③伤害;损害。《出师表》:“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先帝之明。”《唐翁猎虎》:“近城有虎暴,~猎户数人。”《朝天子·咏喇叭》:“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了那家。”④妨害;妨碍。《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何~乎?亦各言其志也。”⑤伤心;悲伤。《孔雀东南飞》:“时人~之,为诗云乐尔。”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世几回~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又】〈形为动〉为……而悲伤。《董宣执法》:“帝~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⑥丧事。《管子·君臣》:“是故明君饰食饮吊~之礼。”⑦太;过于。李商隐《俳谐》:“柳讶眉~浅,桃猜粉太轻。”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