羝羊触藩
读音(发音): dī yáng chù fān
详细解释(意思):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出处(典故): 《周易·大壮》:“羝羊触藩,羸其角。不能退,不能遂。”
示例: 纣王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进退两难。(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
羝羊触藩成语接龙
- 番窠倒臼
- 番来覆去
- 幡然改途
- 幡然悔悟
- 翻肠搅肚
- 翻复无常
- 翻天覆地
- 翻黄倒皁
- 翻天作地
- 翻黄倒皂
- 翻箱倒柜
- 翻江倒海
- 翻箱倒箧
- 翻江搅海
- 翻云覆雨
- 翻空出奇
- 凡才浅识
- 翻来覆去
- 凡夫肉眼
- 翻然改进
- 凡夫俗子
- 翻然改图
- 凡偶近器
- 翻然悔悟
- 凡胎肉眼
- 翻山越岭
- 凡胎浊骨
- 繁荣富强
- 反哺之私
- 凡胎浊体
第一个字为"羝"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羊"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触"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藩"的成语
羝羊触藩相关推荐
成语"羝羊触藩"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羝羊触藩"逐字解释参考
dī公羊。《经诗·大雅·生民》:“取~以軷。”《汉书·苏武传》:“乃箥、徏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乳乃得归。”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áng(1)哺乳动物,反刍类,一般头上有一对角,分山羊、绵羊、羚羊等多种。(2)姓。<古>又同‘祥’xiáng。【羊肠小道】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羊齿】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在阴湿的地方,根茎短而粗,羽状复叶,小叶披针形,孢子囊群生在叶脉的两侧。根茎可以做驱除绦虫的药。也叫绵马。【羊痘】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一种病毒引起,症状是体温升高,鼻腔有浆液状分泌物,身上无毛和毛稀的部分出现水疱,后来变成脓疱,结痂脱落后有疤痕。【羊肚儿手巾】<方>毛巾。【羊肚蕈】蕈的一种,菌柄浅黄色,菌盖卵形或椭圆形,面上有许多不规则多角形的窝,象羊肚。可供食用。【羊羔】小羊。【羊羹】用赤小豆粉、琼脂、砂糖等制成的一种点心。【羊工】放羊的雇工。【羊倌】(~儿)专职放羊的人。【羊毫】用羊毛做笔头的毛笔,比较柔软。【羊胡子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根茎,叶子细长,象羊的胡子。这种草的草皮常用来铺草坪。【羊角】<书>指弯曲而上的旋风。【羊角风】癫痫的通称。【羊毛】羊的毛,通常指用做纺织原料的。【羊毛疔】中医指头痛、寒热、状似伤寒的病,患者胸部、背部有红点,用针挑破能取出形状象羊毛的东西。发病很急,严重的很快引起死亡。【羊膜】人和哺乳动物包裹胎儿的膜,由外胚层和中胚层的一部分组成。【羊皮纸】(1)用羊皮做成的象纸的薄片,用于书写。(2)经硫酸处理而制成的纸,厚而结实,不透油和水,用来包装物品。【羊水】羊膜中的液体。羊水能使胎儿不受外界的震荡,并能减少胎儿在子宫内活动时对孕妇的剌激。【羊桃】【杨桃】(1)见〖五敛子〗。(2)<方>猕猴桃。【羊痫风】癫痫的通称。【羊踯躅】落叶灌木,叶子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背面有灰色柔毛,花冠钟状,花金黄色,有强烈的香气。是一种有毒的植物,可做杀虫剂。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chù①本为用角顶,【引】顶、撞。《五蠹》:“兔走~株,折颈而死。”《共工头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不周之山。”②接触,触及。《疱丁解牛》:“手之所~,肩之所倚……”《捕蛇者说》:“~草木,尽死。”③触犯,冒犯。《捕蛇者说》:“~风雨,犯寒暑。”《汉书·元帝纪》:“去礼义,~刑法,岂不哀哉!”④触引;引起。《易·系辞》:“引而伸之,~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触谏】犯颜强谏。《九叹·怨思》:“犯颜色而~兮,反蒙辜而被疑。”【触目】目光所及。【触突】1.突击,奔窜冲突。2.冒犯,触犯。【触网】犯法。【触忤】冒犯。杜甫《送路六侍御入朝》:“剑南春色还无赖,~愁人到酒边。”【触兴】犹“即兴”。随感起兴。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至于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致情,因变取会。”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ān(1)篱笆:~篱。(2)<书>屏障:屏~。(3)封建王朝的属国或属地:~国|外~。【藩篱】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藩台】明、清时布政使的别称。【藩镇】唐代中期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形成军人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历史上叫做藩镇。【藩属】封建时代的属地或属国。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