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风波
读音(发音): huàn hǎi fēng bō
详细解释(意思):宦海:旧指官场。旧指官场沉浮,像海洋中的浪涛和大风,变化莫测;亦指官场中出现的风险和波折。
出处(典故): 宋·陆游《休日感化》:“宦海风波实饱经,入将人世寄邮亭。”
示例: 经了这场~,益发心灰意懒。(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
宦海风波成语接龙
- 拨草寻蛇
- 拨云见日
- 卜夜卜昼
- 拨草瞻风
- 拨乱反正
- 拨乱反治
- 拨嘴撩牙
- 波罗塞戏
- 拨乱济时
- 波波碌碌
- 波罗奢花
- 拨乱济危
- 波光粼粼
- 波涛汹涌
- 拨乱为治
- 波光鳞鳞
- 波属云委
- 拨万轮千
- 波骇云属
- 拨万论千
- 波谲云诡
- 拨雨撩云
- 波澜老成
- 拨云睹日
- 波澜壮阔
- 波流茅靡
- 拨云撩雨
- 波路壮阔
- 播糠眯目
- 勃然变色
第一个字为"宦"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海"的成语
- 宦海风波
- 陆海潘江
- 血海深仇
- 碧海青天
- 四海皆兄弟
- 沧海横流
- 沧海桑田
- 沧海一鳞
- 沧海一粟
- 沧海遗珠
- 醋海翻波
- 大海捞针
- 荡海拔山
- 倒海翻江
- 东海扬尘
- 东海鲸波
- 东海捞针
- 东海逝波
- 法海无边
- 覆海移山
- 韩海苏潮
- 航海梯山
- 河海清宴
- 恨海难填
- 后海先河
- 宦海浮沉
- 火海刀山
- 架海金梁
- 搅海翻江
- 苦海茫茫
- 苦海无边
- 闷海愁山
- 入海算沙
- 涉海登山
- 誓海盟山
- 苏海韩潮
- 四海鼎沸
- 四海九州
- 四海飘零
- 四海升平
- 四海他人
- 四海为家
- 四海一家
- 四海波静
- 四海承风
- 学海无涯
- 义海恩山
- 渔海樵山
- 转海回天
第三个字为"风"的成语
- 叱咤风云
- 宦海风波
- 仆仆风尘
- 月白风清
- 雨打风吹
- 阵马风樯
- 八方风雨
- 霸王风月
- 饱经风霜
- 饱经风雨
- 弊绝风清
- 别有风趣
- 别有风味
- 骑驴风雪中
- 草靡风行
- 草偃风行
- 草偃风从
- 耳边风
- 耳旁风
- 石尤风
- 扯顺风旗
- 叱嗟风云
- 春风风人
- 踔厉风发
- 大家风范
- 大煞风景
- 大煞风趣
- 大杀风景
- 砥砺风节
- 电掣风驰
- 电照风行
- 跌宕风流
- 跌荡风流
- 断线风筝
- 对床风雨
- 放诞风流
- 肺石风清
- 风言风语
- 附庸风雅
- 骨化风成
- 弘奖风流
- 鹤唳风声
- 虎啸风生
- 急如风火
- 际会风云
- 际遇风云
- 见事风生
- 惊才风逸
- 久经风霜
- 久历风尘
- 口角风情
- 雷动风行
- 雷厉风飞
- 雷厉风行
- 雷令风行
- 林下风度
- 林下风范
- 林下风气
- 林下风韵
- 林下风致
- 流言风语
- 流落风尘
- 龙虎风云
- 露餐风宿
- 露宿风餐
- 论辩风生
- 沦落风尘
- 论议风生
- 满城风雨
- 满坐风生
- 满座风生
- 名士风流
- 翩翩风度
- 平地风波
- 平地风雷
- 饶有风趣
- 日丽风和
- 日和风暖
- 日丽风清
- 日暖风和
- 日暖风恬
- 日炙风吹
- 日炙风筛
- 儒雅风流
- 诗酒风流
- 石火风灯
- 石火风烛
- 时殊风异
- 水佩风裳
- 水宿风餐
- 谈吐风生
- 谈笑风生
- 谈论风生
- 谈议风生
- 铁窗风味
- 蔚成风气
- 文采风流
- 无边风月
- 雾鬓风鬟
- 想望风采
- 想望风褱
- 潇洒风流
- 啸傲风月
- 笑傲风月
- 啸吒风云
- 啸咤风云
- 雪虐风饕
- 雪月风花
- 迅雷风烈
- 烟花风月
- 言论风生
- 一代风流
- 一帆风顺
- 一路风尘
- 一路风清
- 颐指风使
- 旖旎风光
- 议论风发
- 议论风生
- 意气风发
- 咏嘲风月
- 有伤风化
- 雨鬓风鬟
- 雨霾风障
- 雨巾风帽
- 雨栋风帘
- 雨沐风餐
- 雨散风流
- 雨卧风餐
- 雨顺风调
- 雨丝风片
- 雨宿风餐
- 雨蓑风笠
- 渊涌风厉
- 月露风云
- 月黑风高
- 月朗风清
- 云淡风轻
- 云龙风虎
- 云散风流
- 云涌风飞
- 止谈风月
- 栉沐风雨
第四个字为"波"的成语
宦海风波相关推荐
成语"宦海风波"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宦海风波"逐字解释参考
huàn①本为古代帝王贵族的仆隶。后世为侍奉帝王及其家族的官员《廉颇蔺相如列传》:“为赵~者令缪贤舍人。”②做官。《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于台阁。”③官;官职。《陈情表》:“本图~达,不矜名节。”【宦学】学习做官和学习六艺。【宦官】⒈泛指官吏。⒉侍奉帝王及其家族的官员,太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ǎi①百川汇聚处;大海。《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②大湖。《兵车行》:“君不见青~头。,古来白骨无人收”③比喻事物多而广。《游黄山记》:“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客】1、航海的人。2、浪迹四方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fēng①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②教化;感化。《战国策·秦策》:“山东之国,从~而服。”③风俗;风气。《捕蛇者说》:“以俟观人~者得焉。”陆游《游西山村》:“衣冠简朴古~存。”④作风;风度。《孟子·万章》:“故闻柳下惠之~声,鄙乎宽,薄乎敦。”⑤民歌;民谣。如《诗经》中的十五国风。⑥风声;消息。《儒林外史》:“才晓得是门子透~。”⑦景象;景色。如“风景”。⑧吹风;乘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浴乎沂,~乎舞雩。”⑨某些疾病的名称,如麻风。fàng﹤动﹥通“讽”,用含蓄的话暗示或劝告。《汉书·蚡田传》:“乃微言太后~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ō(1)波浪:~纹。(2)振动在物体中的传播叫做波,也就是物体质点振动。波只是运动的一种传播形式,质点本身并不随着波前进,如水波、声波等。也叫波动。(3)比喻事情的意外变化:风~|一~未平,一~又起。(4)<方>跑。【波长】相邻的两个波峰或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图见‘波’)【波茨坦会议】也叫柏林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斯大林、杜鲁门、邱吉尔(后换艾德礼)偕三国外长于1945年7月17到8月2日在德国柏林西南的波茨坦举行。会议通过了处理德国(已投降)问题的原则和其他有关的决定,签订了《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发表了《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这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会议过程中,7月26日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波荡】起落不定:海水~。【波导管】传送超高频电磁波的金属导管或内敷金属的管子。用于厘米波及毫米波的无线电通讯、雷达、导航等无线电领域。【波动】(1)起伏不定;不稳定:情绪~。(2)波②。【波段】无线电广播中,把无线电波按波长不同而分成的段,例如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波尔多液】用硫酸铜、石灰和水制成的一种农药,喷在农作物上,凝成一层薄膜,能预防病菌侵入。因首先在法国波尔多地方使用而得名。【波尔卡】一种舞蹈,起源于捷克民族,是排成行列的双人舞,舞曲为2/4拍。[捷polka]【波峰】在一周期内横波在横坐标轴以上的最高部分。【波幅】在横波中,从波峰或波谷到横坐标轴的距离。也叫振幅。【波谷】在一周期内横波在横坐标轴以下的最低的部分。【波及】牵涉到;影响到:经济危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波级】海面波动程度的等级。有的将风浪、涌浪分别定级,我国按同一标准分为十级。零级为无浪,一至九级依次为微浪、小浪、轻浪、中浪、大浪、巨浪、狂浪、狂涛和怒涛。【波兰一八六三年起义】波兰人民反对沙皇俄国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起义爆发于是年一月,波兰史称一月起义。起义组织宣布民族独立、解放农奴和分给农民土地,并组成波兰临时民族政府。起义席卷了全波兰,坚持了一年,曾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积极支持。后遭沙俄二十万军队血腥镇压。【波澜】波涛。【波浪】江湖海洋上起伏不平的水面:~起响伏。【波浪鼓】见〖拨浪鼓〗。【波浪热】见〖波状热〗。【波棱盖】〈方〉(~儿)膝盖。【波罗的海】北欧的一个内海。它和大西洋之间隔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日德兰半岛。面积38万平方公里,水深平均86米,含盐很低,冬季封冻。【波美度】用波美比重度测定的度数。波美比重计(也叫波美表)是测定溶液浓度用的一种比重计,由发明者法国化学家波美而得名。波美度和比重之间的关系是:波美度=145-145/比重。【波旁王朝】波旁家族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先后在法国、西班牙和那不勒斯建立的王朝。法国的波旁王朝(1589~1792)被波国大革命推翻后曾两次(1814~1815,1815~1830)复辟,1830年7月在巴黎人民武装起义打击下才彻底覆亡。那不勒斯的波旁王朝在1860年被西西里人民起义推翻。西班牙的波旁王朝直到1931年才最后覆灭。【波谱】按照波长的长短依次排列起来的表。例如电磁波的波谱是从最长的无线电波直到最短的丙种射线顺序排列起来的。【波束】指有很强的方向性的电磁波。用于雷达和微波通讯。【波斯帝国】公元前六世纪中期兴起于伊朗高原的奴隶制国家,相继征服埃及、新巴比伦等北非、西亚古国,扩张成为东抵印度河,西至爱琴海的大帝国,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前330年为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所灭。【波斯菊】(1)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细,花白色或红色。供观赏。(2)这种植物的花。【波斯湾】位于阿拉伯半岛与伊朗高原之间。面积24万平方公里。水深平均25米,盐分达38~40‰。沿岸和湾底是世界著名石油产区。【波涛】大波浪:万顷~|~汹涌。【波纹】小波浪形成的水纹。【波形】交变电流、电脉冲、电磁波等按时间变化的图形。【波义耳-马略特定律】气体的体积随压强而改变的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保持温度不变时,它的压强(P)和体积(V)成反比,关系式为PV=常数。这个定律是美国科学家波义耳和法国科学家马略特分别在1662年和1676年根据实验各自发现的,故名。【波源】发出波的物体或地点。如发声的东西就是声波的波源。【波折】事情进行中所发生的曲折。【波状热】传染病,病原体是布鲁氏菌,由患这种病的牛、羊、猪传染给人,症状是发热呈波浪型或间歇型,全身酸痛、乏力,多汗,肝、脾和淋巴结肿大。也叫波浪热。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