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睨得志
读音(发音): ào nì dé zhì
详细解释(意思):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出处(典故):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原来曹操自破马超回,傲睨得志,每日饮宴,无事少出,国政皆在相府商议。”
示例:
傲睨得志成语接龙
- 织楚成门
- 知白守黑
- 执鞭随蹬
- 支离破碎
- 知法犯法
- 知人之明
- 知子莫若父
- 执牛耳
- 智者
- 智者不惑
- 智育
- 智勇双全
- 智取
- 智巧
- 智尽能索
- 智
- 智慧
- 滞销
- 滞钝
- 窒塞难行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 窒碍
- 至死不悟
- 直言无隐
- 致密
- 至少
- 直言不讳
- 秩序井然
- 至善
- 直言
第一个字为"傲"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睨"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得"的成语
- 成败得失
- 吹弹得破
- 迫不得已
- 有一得一
- 傲睨得志
- 拔十得五
- 班师得胜
- 逼不得已
- 必不得已
- 马上得天下
- 出手得卢
- 除狼得虎
- 穿井得人
- 春风得意
- 得尺得寸
- 得寸得尺
- 动辄得咎
- 读书得间
- 旱苗得雨
- 涸鲋得水
- 涸鱼得水
- 鸡虫得丧
- 鸡虫得失
- 蛟龙得水
- 利害得失
- 买王得羊
- 盲者得镜
- 剖蚌得珠
- 乞浆得酒
- 旗开得胜
- 求浆得酒
- 求仁得仁
- 情非得已
- 如虎得翼
- 如鱼得水
- 塞翁得马
- 是非得失
- 探骊得珠
- 淘沙得金
- 万不得已
- 亡戟得矛
- 亡羊得牛
- 忘象得意
- 小己得失
- 小人得志
- 扬扬得意
- 洋洋得意
- 一索得男
- 因祸得福
- 渔翁得利
- 渔人得利
- 造因得果
- 自鸣得意
- 钻火得冰
- 佐雍得尝
- 佐饔得尝
第四个字为"志"的成语
- 宏图大志
- 安心定志
- 傲睨得志
- 比物此志
- 博闻强志
- 不拔之志
- 踌躇满志
- 淡泊明志
- 弹丸黑志
- 蹈厉之志
- 东山之志
- 放意肆志
- 风云之志
- 各从其志
- 各行其志
- 寒心消志
- 寒心销志
- 豪情壮志
- 鸿鹄之志
- 箕山之志
- 快心满志
- 离经辨志
- 凌霄之志
- 凌云之志
- 千里之志
- 潜心笃志
- 轻世肆志
- 寝丘之志
- 染神乱志
- 人各有志
- 失张失志
- 诗以言志
- 松柏之志
- 四方之志
- 抟心壹志
- 抟心揖志
- 玩物丧志
- 未竟之志
- 先意承志
- 闲情逸志
- 销神流志
- 小人得志
- 胸怀大志
- 胸无大志
- 雄心壮志
- 遗形藏志
- 以意逆志
- 隐居求志
- 终焉之志
- 专心一志
- 专心致志
傲睨得志相关推荐
成语"傲睨得志"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傲睨得志"逐字解释参考
ào骄傲:~慢|倨~。【傲岸】<书>高傲;自高自大。【傲骨】高傲不屈的性格。【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态度~。【傲气】自高自大的作风。【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傲视】傲慢地对待。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nì①偏斜。《庄子·天下》:“日方中方~,物方生方死。”②斜视。《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持其璧~柱,欲以击柱。”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é①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之则生,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楚乎?”②贪求;贪得。《论语·季氏》:“戒之在~。”③心得;收获。《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④得意;满足。《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于己,快然自足。”⑤领会;理解。《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公之心。”⑥合适;恰当。《六国论》:“此言~之。”⑦实现;达到。《信陵君窍符救赵》:“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谏太宗十思疏》:“既~志则纵情以傲物。”⑧能;能够。《垓下之战》:“项王自度不~脱。”《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遍观群书。”⑨应该;应当。《鸿六宴》:“君为我呼入,吾~兄事之。”⑩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琵琶行》:“十三学~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仓皇北顾。”⑾必须。《红楼梦》:“这件事还~你去才弄的明白。”【得非】同“得无”,莫不是。【得无】副词。⒈莫非;该不会。⒉能不;怎么能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ì①心意;志向。《观沧海》:“歌以咏~。”《为学》:“人之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②立志。《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于学。”③记忆;记;记住。《屈原列传》:“博闻强~,明于治乱,娴于辞令。”④标记。《南齐书·韩系伯传》:“邻居种桑树于界上为~。”⑤做标志。《桃花源记》:“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之。”⑥记事的书或文章。《项脊轩志》:“余为此~,后五年,吾妻来归。”⑦通“痣”,皮肤上的斑或小疙瘩。《梁书·沈约传》:“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