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帚千金
读音(发音): bì zhǒu qiān jīn
详细解释(意思):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出处(典故): 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示例: 因循守旧,~的态度是要不得的。
敝帚千金成语接龙
- 今是昨非
- 斤斤计较
- 锦瑟年华
- 巾帼英雄
- 紧打慢敲
- 今不如昔
- 金榜题名
- 仅容旋马
- 进旅退旅
- 进退无据
- 金壶墨汁
- 进身之阶
- 近火先焦
- 紧行无好步
- 紧箍咒
- 进步
- 今夕何夕
- 巾帼丈夫
- 今昔之感
- 今雨新知
- 今月古月
- 今蝉蜕壳
- 今愁古恨
- 斤斤较量
- 今非昔比
- 斤斤自守
- 今来古往
- 巾国英雄
- 金榜挂名
- 今生今世
第一个字为"敝"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帚"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千"的成语
- 彪炳千古
- 惮赫千里
- 一泻千里
- 一刻千金
- 白发千丈
- 百怪千奇
- 百孔千疮
- 百孔千创
- 百计千方
- 百计千谋
- 百计千心
- 百卉千葩
- 百了千当
- 百媚千娇
- 百谋千计
- 百顺千随
- 百品千条
- 百巧千穷
- 百岁千秋
- 百折千回
- 百啭千声
- 百拙千丑
- 百紫千红
- 百纵千随
- 笔扫千军
- 弊帚千金
- 敝帚千金
- 壁立千仞
- 吾家千里驹
- 跛鳖千里
- 跛行千里
- 不远千里
- 尺寸千里
- 尺幅千里
- 赤地千里
- 寸步千里
- 寸心千古
- 东方千骑
- 独有千古
- 独有千秋
- 发引千钧
- 风流千古
- 各有千秋
- 毫厘千里
- 皓月千里
- 横扫千军
- 家累千金
- 金城千里
- 举目千里
- 拒人千里
- 距人千里
- 决胜千里
- 跬步千里
- 力敌千钧
- 流芳千古
- 流血千里
- 名垂千古
- 谬以千里
- 日落千丈
- 日行千里
- 日转千阶
- 日转千街
- 万别千差
- 万古千秋
- 万代千秋
- 万壑千岩
- 万恨千愁
- 万苦千辛
- 万户千门
- 万缕千丝
- 万水千山
- 万绪千端
- 万绪千头
- 万岁千秋
- 万万千千
- 万语千言
- 万载千秋
- 万紫千红
- 渭川千亩
- 沃野千里
- 下笔千言
- 燕骏千金
- 一发千钧
- 一饭千金
- 一毫千里
- 一壶千金
- 一顾千金
- 一举千里
- 一落千丈
- 一诺千金
- 一日千里
- 一日千丈
- 一时千载
- 一闻千悟
- 一笑千金
- 一言千金
- 一纸千金
- 一掷千金
- 一字千金
- 一字千钧
- 一字千秋
- 一朝千里
- 遗臭千年
- 遗臭千秋
- 遗恨千古
- 倚马千言
- 月明千里
- 运筹千里
- 咫尺千里
- 志在千里
- 转斗千里
- 转战千里
- 卓绝千古
第四个字为"金"的成语
- 击鼓鸣金
- 一刻千金
- 百忍成金
- 摆袖却金
- 弊帚千金
- 敝帚千金
- 谗口铄金
- 成城断金
- 寸土尺金
- 错彩镂金
- 盗嫂受金
- 点石成金
- 点石为金
- 点铁成金
- 东箭南金
- 浮光跃金
- 管鲍分金
- 击玉敲金
- 积毁销金
- 积玉堆金
- 戛玉敲金
- 家累千金
- 戛玉鸣金
- 戛玉锵金
- 匠石运金
- 嚼铁咀金
- 擂鼓鸣金
- 栎阳雨金
- 烈火真金
- 买铁思金
- 暮夜怀金
- 排沙简金
- 排沙见金
- 璞玉浑金
- 披沙拣金
- 披沙简金
- 齐人攫金
- 日进斗金
- 沙里淘金
- 砂里淘金
- 束装盗金
- 铄石流金
- 烁石流金
- 烁玉流金
- 淘沙得金
- 淘沙取金
- 同心断金
- 土偶蒙金
- 惜墨如金
- 惜字如金
- 燕骏千金
- 一饭千金
- 一壶千金
- 一顾千金
- 一诺千金
- 一笑千金
- 一言千金
- 一纸千金
- 一掷千金
- 一字兼金
- 一字千金
- 衣紫腰金
- 纡朱怀金
- 众口铄金
- 众口销金
- 馔玉炊金
敝帚千金相关推荐
成语"敝帚千金"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敝帚千金"逐字解释参考
bì①破败;破旧。《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摄~衣冠。”②衰败;衰弱。《战国策·虞卿阻割六城与秦》:“乘赵之~而瓜分之。”③疲劳;困乏。《赤壁之战》:“曹操之众远来疲~。”④自称谦词。《殽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邑,敢犒从者。”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ǒu笤帚;扫帚。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qiān①千。②形容数量很大。《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载空悠悠。”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īn①金子;黄金。《乐羊子妻》:“羊子尝行路,得遗~一饼。”【又】指铜。《荆轲刺秦王》:“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②泛指钱币;钱财。《报刘一丈书》:“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以私之。”③金属的通称。《劝学》:“~就砺则利。”《过秦论》:“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人十二。”④金属制成的器皿器具。《木兰诗》:“朔气传~柝,寒光照铁衣。”⑤像金属般的;比喻坚固。《过秦论》:“自为关之固,~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⑥货币单位。周秦以黄金二十两为一镒,一镒为一金,两汉以黄金一斤为一金,汉以后以银一两为一金。《公输》:“子墨子曰:‘请献十~。’”《垓下之战》:“吾闻汉购我头千~。”《五人墓碑记》:“有贤士大夫,发五十~,买五人之脰而函之。”《左忠毅公逸事》:“持五十~,涕泣谋于禁卒。”⑦金色;金黄色。《促织》:“巨身修尾,青项~翅。”【金榜】黄金制成的匾额。多指科举应试录取的榜。【金波】⒈月亮,月光。⒉月光下的水波。⒊酒名。⒋地名,在今河北大名东。【金城汤池】金属造成的城,蓄满开水的护城河。比喻城防坚固不可摧。【金兰】⒈牢固而融洽的友情。⒉指结义的兄弟姐妹。【金瓯】⒈金制的盆盂之类。⒉比喻国土完固。【金阙】⒈道家所说的天帝居住的黄金阙。⒉代指人间帝王的宫阙。【金蛇】喻闪电之光。【金屋】华丽的房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