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弓复得
读音(发音): chǔ gōng fù dé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失物复得。
出处(典故):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示例:
楚弓复得成语接龙
- 得薄能鲜
- 得不补失
- 得不偿丧
- 得不偿失
- 得不酬失
- 得步进步
- 得尺得寸
- 得寸得尺
- 得其所哉
- 得寸进尺
- 得寸则寸
- 得人死力
- 得道多助
- 得胜回朝
- 得而复失
- 得胜头回
- 得过且过
- 得失参半
- 得陇望蜀
- 得失成败
- 得马生灾
- 得失荣枯
- 得马失马
- 得失相半
- 得马折足
- 得失在人
- 得手应心
- 得其三昧
- 得天独厚
- 得兔忘蹄
第一个字为"楚"的成语
- 楚璧隋珍
- 楚才晋用
- 楚材晋用
- 楚楚不凡
- 楚楚动人
- 楚楚可爱
- 楚楚可怜
- 楚楚可人
- 楚楚谡谡
- 楚楚有致
- 楚楚作态
- 楚馆秦楼
- 楚得楚弓
- 楚管蛮弦
- 楚界汉河
- 楚歌四合
- 楚梦云雨
- 楚歌四面
- 楚囊之情
- 楚歌四起
- 楚囚对泣
- 楚歌之计
- 楚囚相对
- 楚弓楚得
- 楚水吴山
- 楚弓复得
- 楚天云雨
- 楚弓遗影
- 楚尾吴头
- 楚棺秦楼
- 楚舞吴歌
- 楚腰蛴领
- 楚腰卫鬓
- 楚腰纤细
- 楚雨巫云
- 楚越之急
- 楚云湘雨
第二个字为"弓"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复"的成语
- 鄙吝复萌
- 髀肉复生
- 楚弓复得
- 错综复杂
- 沓冈复岭
- 得而复失
- 东山复起
- 返来复去
- 否终复泰
- 故态复还
- 故态复萌
- 故态复作
- 计无复之
- 旧念复萌
- 旧病复发
- 旧态复萌
- 克己复礼
- 死而复生
- 死灰复然
- 死灰复燃
- 无以复加
- 一元复始
- 余烬复燃
- 终而复始
- 重峦复嶂
- 重山复岭
- 重山复水
- 周而复始
第四个字为"得"的成语
- 心安理得
- 昂然自得
- 遨翔自得
- 安闲自得
- 郁郁不得志
- 自以为得计
- 不可多得
- 超然自得
- 楚弓楚得
- 楚弓复得
- 垂手而得
- 垂手可得
- 寸利必得
- 反手可得
- 疾走先得
- 疾足先得
- 捷足先得
- 解人难得
- 咎有应得
- 哭笑不得
- 妙手偶得
- 名不虚得
- 七开八得
- 气满志得
- 千虑一得
- 器满意得
- 求之不得
- 人才难得
- 神领意得
- 贪多务得
- 陶然自得
- 唾手可得
- 逍遥自得
- 心满意得
- 欣然自得
- 欣欣自得
- 轩轩甚得
- 扬扬自得
- 洋洋自得
- 一蹴而得
- 一举两得
- 一无所得
- 怡然自得
- 意满志得
- 意气相得
- 优游自得
- 悠游自得
- 悠然自得
- 志满气得
- 志满意得
- 自业自得
- 罪有应得
楚弓复得相关推荐
成语"楚弓复得"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楚弓复得"逐字解释参考
chǔ①本是一种丛生灌木,又叫“荆”;古代取其条作打人的工具。《礼记·学记》:“夏~二物,收其威也。”②痛苦,悲痛。《柳毅传》:“妇始~而谢,终泣而对。”③鲜明,整齐。《战国策·齐策》:“不韦使~服而见。”④周代诸侯国,战国时为七雄之一。位于长江中下游,后来这一带地方也称楚。《樊姬》:“樊姬,~国之夫人也。”《大铁椎传》:“与人罕言语,语类~声。”【楚楚】1.形容衣服鲜明整洁。2.草木丛生的样子。3.形容哀痛、凄苦。陆九洲《送毛元善序》:“视其衣裳冠履,则皆~鲜明。”【楚辞】1.指先秦楚人所作的诗,包括屈原作品中形式近于《诗经》体的诗。2.指屈原创造的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体诗。3.指秦朝以后文人仿屈赋作的新体诗。4.指汉朝刘向对上述这一批诗进行辑选而成的一部诗歌总集。【楚毒】1.苦刑。2.痛苦。【楚歌】楚国人用方言、土调唱的歌。《垓下之战》:“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掠】拷打。【楚切】凄苦。【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用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楚挞】用棍杖殴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gōng(1)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箭|弹~|左右开~。(2)(~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儿。(3)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象弓,两端的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4)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5)使弯曲:~背|~着腰|~着腿坐着。(6)姓。【弓子】形状或作用象弓的东西:胡琴~|三轮车上的车~。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fù①返回;回还。《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先典攸高。”《信陵君窃符求赵》:“以是知公子恨之~返也。”②回复;回答。《信陵君窃符求赵》:“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谢。”《送东阳马生序》:“不敢出一言以~。”③恢复;还原。《出师表》:“兴~汉室,还于旧都。”《师说》:“师道之不~,可知矣。”④免除赋税徭役。《史记·高祖本纪》:“沛幸得~,丰未得~。”⑤报复。桓宽《盐铁论·本论》:“有~匈奴之志。”⑥再;又。《劝学》:“虽有槁暴,不~挺者。”《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见。”⑦夹衣。《世说新语·夙惠》:“冬天昼日不著~衣。”⑧夹层的。《旧唐书·王锷传》:“作~垣洞穴,实金钱于其中。”⑨繁复;重复。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疑无路。”⑩通“覆”,覆盖,盖住。《女娲补天》:“天不兼~,地不周载。”《促织》:“~之以掌,虚若无物。”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é①获得;得到;取得。与“失”相对。《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之则生,弗~则死。”《垓下之战》:“汉皆已~楚乎?”②贪求;贪得。《论语·季氏》:“戒之在~。”③心得;收获。《游褒禅山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④得意;满足。《兰亭集序》:“当其欣于所遇,暂~于己,快然自足。”⑤领会;理解。《朝三暮四》:“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公之心。”⑥合适;恰当。《六国论》:“此言~之。”⑦实现;达到。《信陵君窍符救赵》:“自王以下,欲求报其父仇,莫能~。”《谏太宗十思疏》:“既~志则纵情以傲物。”⑧能;能够。《垓下之战》:“项王自度不~脱。”《送东阳马生序》:“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遍观群书。”⑨应该;应当。《鸿六宴》:“君为我呼入,吾~兄事之。”⑩表示完成或补充说明结果。《琵琶行》:“十三学~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仓皇北顾。”⑾必须。《红楼梦》:“这件事还~你去才弄的明白。”【得非】同“得无”,莫不是。【得无】副词。⒈莫非;该不会。⒉能不;怎么能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