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脚捶胸
读音(发音): dùn jiǎo chuí xiōng
详细解释(意思):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同“顿足搥胸”。
出处(典故): 《中国民间故事选·打碎的碗》:“可是国王顿脚捶胸地骂道:‘没用的东西们,如果发现碗上有一道裂纹,就反你们每本个中绞死一个!’”
示例: 有时候,工作没有做好,就~,恨不得把自己撕成几半。 ★昊运铎《把一切献给党·我们的工厂》
顿脚捶胸成语接龙
- 凶喘肤汗
- 雄
- 胸中有数
- 雄壮
- 雄性
- 凶服
- 胸中无数
- 雄心壮志
- 雄心万丈
- 凶恶
- 雄心勃勃
- 雄赳赳
- 凶残
- 雄伟
- 凶暴隔膜
- 凶暴
- 雄厚
- 凶
- 雄飞
- 胸有成竹
- 胸无点墨
- 胸无城府
- 胸襟坦荡
- 凶兆
- 凶信
- 凶险
- 凶事
- 凶神恶煞
- 凶日
- 凶年饥岁
第一个字为"顿"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脚"的成语
- 跌脚绊手
- 跌脚捶胸
- 跌脚搥胸
- 跌脚槌胸
- 顿脚捶胸
- 两脚居间
- 两脚书橱
- 两脚野狐
- 捏脚捏手
- 蹑脚蹑手
- 七脚八手
- 三脚两步
- 手脚无措
- 手脚干净
- 抬脚动手
- 四脚朝天
- 洗脚上船
- 小脚女人
- 一脚不移
- 有脚书厨
- 有脚书橱
- 有脚阳春
- 展脚伸腰
第三个字为"捶"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胸"的成语
顿脚捶胸相关推荐
成语"顿脚捶胸"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顿脚捶胸"逐字解释参考
dùn①以头叩地。《中山狼传》:“因~首杖下,俯伏听命。”②用足跺地。《兵车行》:“牵衣~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③上下抖动使整齐。《琵琶行》:“沉吟放拨插弦中,整~衣裳起敛容。”④停留;屯驻。《史记·李将军列传》:“就善水草~舍。”【又】停宿的地方。《海瑞传》:“士大夫出其境率不得供~,由是怨颇兴。”⑤困顿;疲弊。《谋攻》:“故民不~而利可金。”⑥马上;立刻。《训俭示康》:“家人习奢已久,不能~俭,必致失所。”⑦通“钝”,不锋利。《墨子·辞过》:“兵革不~,士兵不劳,足以征不服。”⑧舍弃。曹植《七启》:“~纲纵网。”⑨一次;一回。《范进中举》:“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⑩春秋时国名。故址在今河南项城县。zhūn见“顿顿”。dú冒(mò)顿,汉初匈奴族一个单于的名字。【顿顿】zhūnzhūn诚恳的样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ǎo①小腿。《墨子·明鬼》:“羊起而触之,折其~。”②足;脚板。《梦游天姥吟留别》:“~著谢公屐,身登轻云梯。”③物体的支撑部分。《南齐书·五行志》:“巴州城西古楼~柏柱数百年。”④物体的根基部分。《美猴王》:“原来此处远通山~之下。”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huí用拳头或棒槌敲打:~背|~衣裳。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xiōng(1)躯干的一部分,在颈和腹之间。(2)指心里(跟思想、见识、气量等有关):心~|~襟|~有成竹。【胸次】<书>心里;心情:~舒畅。【胸脯】(~儿)指胸部。也叫胸脯子。【胸骨】人或高等动物胸腔前面正中央的一根剑形的骨头,两侧与肋骨相连。胸骨、胸椎和肋骨构成胸腔。【胸怀】1心里怀着:~祖国,放眼世界。【胸怀】2胸襟:~狭窄。【胸襟】抱负;气量:伟大的~|~开阔。【胸口】胸骨下端周围的部分。【胸廓】由胸椎、胸骨、肋骨、肋软骨及韧带连结而成。上窄下宽,呈扁锥形。其功能为保护胸腔里的内脏,参与呼吸运动。【胸膜】包在肺脏表面和贴在胸腔内壁的两层浆膜。这两层薄膜两端连在一起,当中形成囊状的空腔,叫胸膜腔,腔内有少量液体,可以减少两层薄膜的摩擦。也叫肋膜。【胸膜炎】胸膜发炎的病,由外伤或胸膜受细菌感染引起,症状是胸部疼痛,呼吸困难。也叫肋膜炎。【胸鳍】鱼类胸部的鳍,在鳃的后面,左右各一,是鱼类的运动器官。【胸腔】体腔的一部分,是由胸骨、胸椎和肋骨围成的空腔,上部跟颈相连,下部有横膈膜和腹腔隔开。心、肺等器官都在胸腔内。【胸墙】为了便于射击和减少敌人火力可能造成的损害,在掩体前面和战壕边沿用土堆砌起来的矮墙。【胸膛】胸①。【胸外心脏按摩】当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时所采取的一种急救方法。病者平卧脚高头低,操作者两手上下重迭,平贴心前胸骨上,用力加压,使胸骨下陷3~5厘米,随即放松,每分钟60~70次,到心跳恢复为止。【胸像】腰部以上的人像。【胸臆】指心里的话或想法;心里头:直抒~。【胸椎】胸部的椎骨,共有十二块,较颈椎大。来源:《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