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地刻木
读音(发音): huà dì kè mù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进监狱,受审讯。
出处(典故): 《梁书·王僧儒传》:“盖画地刻木,昔人所恶。丛棘既累,于何可闻?”
示例:
画地刻木成语接龙
- 幕天席地
- 沐猴而冠
- 木干鸟栖
- 木梗之患
- 木公金母
- 木坏山颓
- 木鸡养到
- 木落归本
- 母慈子孝
- 母难之日
- 木讷寡言
- 母以子贵
- 木本水源
- 木雕泥塑
- 目不给赏
- 目不苟视
- 目不见睫
- 木人石心
- 目不交睫
- 木石心肠
- 目不窥园
- 木头木脑
- 木心石腹
- 目不忍睹
- 目不忍见
- 木朽蛀生
- 目不忍视
- 木已成舟
- 目不识丁
- 目别汇分
第一个字为"画"的成语
- 画饼充饥
- 画地成图
- 画地而趋
- 画地刻木
- 画地为牢
- 画地为狱
- 画地作狱
- 画荻和丸
- 画栋雕梁
- 画荻教子
- 画栋飞甍
- 画荻丸熊
- 画符念咒
- 画地成牢
- 画虎不成
- 画土分疆
- 画野分疆
- 画一之法
- 画意诗情
- 画蚓涂鸦
- 画脂镂冰
- 画中有诗
- 画水镂冰
- 画梁雕栋
- 画龙点睛
- 画虎成狗
- 画虎刻鹄
- 画虎类狗
- 画龙点晴
- 画虎类犬
- 画龙刻鹄
- 画疆墨守
- 画卵雕薪
- 画眉举案
- 画沙聚米
- 画沙印泥
- 画蛇添足
- 画蛇著足
第二个字为"地"的成语
- 坐地分赃
- 拔地参天
- 拔地摇山
- 拔地倚天
- 遍地开花
- 平地起孤丁
- 平地一声雷
- 踣地呼天
- 刮地皮
- 卷地皮
- 赤地千里
- 触地号天
- 怆地呼天
- 寸地尺天
- 达地知根
- 大地春回
- 大地回春
- 涤地无类
- 动地惊天
- 伏地圣人
- 福地洞天
- 负地矜才
- 覆地翻天
- 割地称臣
- 割地求和
- 撼地摇天
- 黑地昏天
- 画地成图
- 画地而趋
- 画地刻木
- 划地为牢
- 画地为牢
- 画地为狱
- 画地作狱
- 画地成牢
- 棘地荆天
- 际地蟠天
- 揭地掀天
- 酒地花天
- 旧地重游
- 就地取材
- 就地正法
- 局地扣天
- 局地钥天
- 崛地而起
- 立地成佛
- 立地书厨
- 立地书橱
- 掠地攻城
- 落地生根
- 漫地漫天
- 昧地谩天
- 昧地瞒天
- 扑地掀天
- 平地登云
- 平地风波
- 平地风雷
- 平地楼台
- 平地起家
- 平地起雷
- 平地青云
- 抢地呼天
- 人地生疏
- 入地无门
- 扫地出门
- 扫地俱尽
- 扫地无遗
- 扫地无余
- 扫地以尽
- 说地谈天
- 随地随时
- 缩地补天
- 天地不容
- 天地长久
- 天地经纬
- 天地剖判
- 天地诛戮
- 天地诛灭
- 唾地成文
- 无地自厝
- 无地自容
- 无地可容
- 无地自处
- 席地而坐
- 席地幕天
- 异地相逢
- 易地而处
- 因地制宜
- 月地云阶
- 择地而蹈
- 遮地盖天
- 遮地漫天
- 知地知天
- 掷地赋声
- 掷地金声
- 掷地有声
- 坐地分脏
- 坐地自划
第三个字为"刻"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木"的成语
- 圆孔方木
- 池鱼林木
- 触石决木
- 大兴土木
- 蜚瓦拔木
- 诽谤之木
- 逢场竿木
- 浮石沉木
- 故家乔木
- 画地刻木
- 教猱升木
- 枯株朽木
- 连理之木
- 良禽择木
- 鸣雁直木
- 鸣于乔木
- 迁于乔木
- 青黄沟木
- 人非土木
- 人非草木
- 声振林木
- 死灰槁木
- 泰山梁木
- 亡猿灾木
- 亡猿祸木
- 心如槁木
- 行将就木
- 朽株枯木
- 一草一木
- 依草附木
- 移花接木
- 倚草附木
- 斩竿揭木
画地刻木相关推荐
成语"画地刻木"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画地刻木"逐字解释参考
huà①描绘;绘画。《战国策·画蛇添足》:“请~地为蛇,先成者饮酒。”②图画。《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一时多少豪杰。”③汉字的笔画。《核舟记》:“细若蚊足,勾~了了。”④划;划分。《左传·襄公四年》:“~为九州。”《琵琶行》:“曲终收拨当心~。”⑤谋划;筹画。《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方略。”【又】计策。柳宗元《封建论》:“谋臣献~。”【画饼】比喻徒有虚名,无补于实用。【画一】整齐,明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ì①大地;地面。《赤壁赋》:“寄蜉蝣于天~,渺沧海之一粟。”②土地;田地。《捕蛇者说》:“殚其~之出,竭其庐之人。”③领土;地域。《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方千里,百二十城。”④处所;地方。《琵琶行》:“浔阳~僻无音乐。”王羲之《兰亭集序》:“此~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⑤处境;境地。《史记·李斯列传》:“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⑥路程。《红楼梦》:“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一射之地:即一箭之地,约一百五十步。)⑦底子。《林黛玉进贾府》:“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大匾。”⑧表示前面的词或短语状语。杜甫《陪柏中丞观宴将士》:“几时束翠节,特~引红妆。”冯梦龙《灌园叟晚逢仙女》:“忽~起一阵大风。”【地镜】⒈地面的积水。⒉传说中的宝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è①刊刻;雕刻。《核舟记》:“右~‘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②刻在木、骨、石、玉等上面的字画等。《登泰山记》:“是日观道中石~,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尽漫失。”③刻画;表现。《马伶传》:“引商~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④时刻。古代用漏壶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一刻相当于今天十四多分钟。【引】短暂的时间。《芙蕖》:“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不适耳目之观。”【刻日】限定日期。【刻深】⒈严酷;苛刻。⒉指文字古奥峭拔。【刻削】⒈雕刻。⒉剥夺;侵害。⒊生活俭约。【刻意】⒈克制意欲。⒉专心一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mù①树。《归去来兮辞》:“~欣欣以向荣。”②木头;木材。《寡人之于国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不可胜用也。”③木制刑具;木制器具。《种树郭橐驼传》:“鸣鼓而聚之,击~而召之。”【又】棺木;棺材。成语有“行将就木”。④质朴;朴实。《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勃为人~强敦厚。”⑤麻木;痴呆。《促织》:“夫妻心稍慰,但儿神气痴~,奄奄思睡。”【木阁】在悬崖峭壁之间凿石架木而成的栈道。【木契】木制的符信。符信是古代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凭证。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