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壤网

格列佛游记

集毕生精力,搜罗天下经典书库,立志建立网络四库全书!

您当前所在位置:

全站搜索:

《第一卷 小人国之旅 第四章》

来源:肥壤网 2016-04-11 围观:

格列佛游记:第一卷 小人国之旅 第四章

关于利立浦特首都密尔敦多以及皇宫描写——作者与一位大臣谈帝国大事——作者表示愿为皇帝效劳对敌作战。

我获自由后,第一个要求就是想获准参观首都密尔敦多。皇帝倒爽快地答应了,只是特别关照不伤及当地居民和民房。人们也从告示里知我将访问京城计划。由于有高两英尺半,宽至少有十一英寸城墙环绕京城,所以尽可驾驶一辆马车很安全地在上面绕行一周。城墙两侧每隔十英尺就是一座坚固塔楼。我跨过西大门,轻手轻脚地前行,侧着身子穿过两条主要街道,身上只穿了件短背心,因为我担心要是我穿了上衣,衣服下摆也许会刮及民房屋顶或屋檐。虽然有严令禁止任何人出门,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但我走路还是非常小心,免一脚踩到在街上游荡人。阁楼窗口和房顶上全都挤满了看热闹人们,我不由感觉到,在我任何一次旅行中,从未见过像这样人口众多地方。这座城市是一个标准正方形,每边城墙长五百英尺。两条大街各宽五英尺,十字交叉将全城分作四个部分。胡同与巷子我就进不去了,只能从旁边路过时看一下,它们宽度从十二到十八英寸不等。全城可容纳五十万人。房子有高三层,有高五层。有商店和市场,百货齐全。

皇宫在全城中心,正处于两条主要大街交会之处,四周是高两英尺围墙,宫殿离围墙还有二十英尺。我获皇帝许可后跨过了这道围墙。围墙与宫殿之间空地很大,我可以很容易地绕行来看宫殿每一面。外院四十英尺见方,其中又包括两座宫院。最里面是皇家内院,我很想见识一下却发现非常困难,原因是从一座宫院通向另一座宫院大门只有十八英寸高、七英寸宽。外院建筑有五英尺高,虽然院墙由坚固石块砌成,厚达四英寸,如果我就这么跨过去话,很可能对整个建筑群造成极大损害。皇帝这时候也很希望我去瞻仰一下他那金碧辉煌宫殿,但我三天后才如愿。那三天,我用小刀在离城约一百码皇家公园里砍下了几棵最大树,做了两张凳子,每张高约三英尺,并且都能承受起我体重。市民们到第二次通告后,我又进城了,手拿着两张凳子前往皇宫去。到达外院旁边,我站上一张凳子之后将另一张举过屋顶,轻轻地放到一院和二院之间那块宽约八英尺空地上。这样从一张凳子到另一张凳子。我很轻便地就跨过了外院楼群,之后我再用带弯钩棍棒把第一张凳子钩了过来。我用这样方法来到了皇家内院。我侧着身子躺下来,脸挨到中间几层楼那扇特地为我打开窗子前,由此看到了人们所能想象到最辉煌壮丽内宫。

我看到了皇后和年轻王子们各自寝宫里都有主要一些侍从相随。皇后陛下很高兴,对我十分和蔼笑了笑,又从窗子里伸出手来赐我一吻。

但是我不想读者过多地来听这一类描述了,因为我把它们留给了另一部篇幅更大书;那书差不多就要出版了,里边概括地叙述了这个帝国由创建开始,历经各代君王整个历史,特别叙述了该帝国政治、法律、学术、宗教、动植物、特殊风俗习惯以及其他稀奇而有趣事情。眼下我主要是想描述一下我住在这个帝国约九个月时间里发生在我以及公众身上种种事情。

自由后约两个星期一天早上,内务大臣瑞尔德里沙(他们这么称呼他)来到我寓所,只带了一个随身侍从。他吩咐他马车在远处等候,请求我同他谈一个小时。由于他身份和个人功绩,也由于我在向朝廷提出请求时他帮过不少忙,因此我很快就答应了他。为了我们之间听说方便我提出躺下来,这样我听他说话可以方便些,但他更希望我把他拿在手里交谈。他先是对我能获自由表示祝贺。他说在这件事情上他自认为也有些功劳;不过他又说,要不是因为朝廷现在这个处境,我也许不会这么快就获自由。“因为”他说,“在外国人看来可能我们国势显很昌隆,实际上却被两大危机所苦:一是国内党争激烈,一是国外强敌入侵危险。至于第一个,你要知道,七十多个月以来,帝国内有两个党派一直在句心斗角。一个党叫做特莱姆克三,一个党叫做斯莱姆克三,区别就在于一个党鞋跟高些,另一个党鞋跟低些。事实上,据说高跟党最合古法,但不论怎样,皇帝却决意一切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只起用低跟党人。这一点你是一定觉察,皇帝鞋跟就特别低,和朝廷中任何一位官员比,他鞋跟至少要低一‘都尔’(‘都尔’是一种长度,约等于十四分之一英寸)。两党间积怨极深,从不在一块儿吃喝或谈话。据我们估算,特莱姆克三或高跟党人数要超过我们,但是权力却完全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担心是,太子殿下有几分倾向于高跟党,至少我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他一只鞋跟比另一只要高些,所以走起路来一拐一拐。而正当我们内息方殷时候,却又受到不来夫斯库岛敌人入侵战争威胁。那是天地间又一个大帝国,据我们所知,他面积与实力和我皇陛下治下这个帝国及其他一些大国几乎不相上下。至于我们听你说到过世界上还有其他一些王国和国家,住着像你一般庞大人类,我们哲学家对此深表怀疑,他们宁可认为你是从月球或者其他某个星球上掉下来,因为身躯像你这么大人只要有一百个,短期内就肯定会将皇帝陛下领地上所有果实与牲畜吃个精光。再者说,我们六千月历史除了利立浦特和不来夫斯库两大帝国外,也从来没有提到过其他什么地方。我下面要告诉你是,这两大强国在过去三十六个月里一直在苦战。战争开始是由于以下原因:我们大家都认为,吃鸡蛋前,原始方法是打破鸡蛋较大一端。可是当今皇帝祖父小时候吃鸡蛋,一次按古法打鸡蛋时碰巧将一个手指弄破了,因此他父亲,当时皇帝,就下了一道敕令,命令全体臣民吃鸡蛋时打破鸡蛋较小一端,违令者重罚。老百姓们对这项命令极为反感。历史告诉我们,由此曾发生过六次叛乱,其中一个皇帝送了命,另一个丢了王位。这些叛乱大多都是由不来夫斯库国国王大臣们煽动起来。叛乱平息后,流亡人总是逃到那个帝国去寻救避难。据估计,先后几次有一万一千人情愿受死也不肯去打破鸡蛋较小一端。关于这一争端,曾出版过几百本大部着作,不过大端派书一直是受禁,法律也规定该派任何人不做官。在这一切麻烦纷乱过程中,不来夫斯库帝王们经常派大使前来规劝,说我们在宗教上闹门户分立,违背了我们伟大先知拉斯特洛格在《布兰德克拉尔》(即他们古兰经》)第五十四章中一条基本教义。不过我们认为这只是对经文一种歪曲理解,因为原文是:‘一切真正信徒应在他们觉方便一端打破鸡蛋。’何为方便一端呢?依我浅见,似乎只有听凭各人良知了,或者由主要行政长官来决定。流亡到不来夫斯库大端派深受其朝廷信任,又深受国内党羽秘密援助和怂恿,这样两帝国之间就掀起了一场血战,三十六个月以来,双方各有胜负。这期间我们损失了四十艘主要战舰和数目更多小艇,我们还折损了三万最精锐水兵和陆军。据我们估计敌人所受损失比我们还要大些。可是他们又已经装备好了一支庞大舰队,正准备向我们发起进攻。陛下深信你勇气和力量,所以才命我来把这件事说与你听。”

我请内务大臣回奏皇上:虽然我是个外国人,不便干预党派纷争,但为了保卫皇帝陛下和他国家,我甘冒生命危险,随时准备抗击一切入侵者。

二维码
故事很好,不妨扫二维码分享给朋友们

记住www.feirang.com,看好看的故事,就上肥壤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