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祸于未然
读音(发音): fáng huò yú wèi rán
详细解释(意思):防止祸患于萌发之前。
出处(典故):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
示例:
防祸于未然成语接龙
- 遗臭万年
- 为期不远
- 为民请命
- 为民除害
- 威压
- 为国损躯
- 威胁
- 微醺
- 威武不屈
- 微型
- 微小
- 微弱
- 微妙
- 微茫
- 微贱
- 畏葸不前
- 微观
- 畏缩不前
- 未成
- 味觉
- 微薄
- 未便
- 未完
- 未妥
- 未必
- 未然
- 萎缩
- 未了
- 委婉
- 未老先衰
第一个字为"防"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祸"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于"的成语
- 不齿于人
- 嫁祸于人
- 业精于勤
- 冰寒于水
- 防祸于未然
- 防患于未然
- 救民于水火
- 求马于唐肆
- 求马于唐市
- 无敌于天下
- 不安于室
- 不安于位
- 不绝于耳
- 藏巧于拙
- 胆大于身
- 独异于人
- 凤皇于飞
- 凤皇于蜚
- 凤凰于飞
- 耿耿于怀
- 耿耿于心
- 公之于众
- 供过于求
- 鸿渐于干
- 假手于人
- 假力于人
- 见弃于人
- 胫大于股
- 了然于胸
- 聊胜于无
- 民保于信
- 莫逆于心
- 怒形于色
- 迁怒于人
- 强加于人
- 青出于蓝
- 青过于蓝
- 情见于色
- 求道于盲
- 求过于供
- 取信于民
- 取信于人
- 染指于鼎
- 人浮于食
- 人浮于事
- 慎终于始
- 食方于前
- 示贬于褒
- 授柄于人
- 受制于人
- 同归于尽
- 推舟于陆
- 退藏于密
- 委过于人
- 委罪于人
- 问道于盲
- 无补于事
- 无动于中
- 无动于衷
- 无济于事
- 喜行于色
- 喜见于色
- 喜形于色
- 心细于发
- 新发于硎
- 行成于思
- 学老于年
- 言归于好
- 燕巢于幕
- 燕燕于归
- 一至于此
- 一至于斯
- 义形于色
- 忧形于色
- 玉汝于成
- 寓兵于农
- 寓情于景
- 枝大于本
第四个字为"未"的成语
防祸于未然相关推荐
成语"防祸于未然"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防祸于未然"逐字解释参考
fáng①堤岸;堤坝。《周礼·地官》:“以~止水。”②防备;防守。《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之口甚于~川。”《左忠毅公逸事》:“逆阉~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uò①灾难;灾祸。《老子》:“~兮福所倚。”②危害;降祸。《左传·昭公元年》:“子木有~人之心。”>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ú①介绍动作行为发生时间、处所,可译为“在”、“到”、“从”等。《子鱼论战》:“宋公子及楚人战~泓。”《出师表》:“受任~败军之际。”②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进学解》:“业精~勤,荒~嬉。”③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对”、“向”等。《师说》:“~其身也,则耻师焉。”《捕蛇者说》:“余将告~莅事者。”④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伶官传序》:“而智勇多困~所溺。”《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王而负赵。”⑤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⑥用在动词前,无义。《诗经·葛覃》:“黄鸟~飞。”【注】“于”和“於”二字是同义词。《诗经》《尚书》《周易》多用“于”,其他书多作“於”;有些书(如《左传》)“于”“於”并用,“于”常用于地名前,其余写作“於”。但是,古书中用作人名和语气词的“於”不能写作“于”,参看“於(wū)”。用作人名和词缀的“于”不能写作“於”。此外,其他场合两者可互换,汉字简化后都写作“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èi①没有;不曾。《廉颇蔺相如列传》:“计~定,求人可使报秦者。”②不。《捕蛇者说》:“~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③用在句尾表疑问,相当于“否”、“没有”。《书博鸡者事》:“是足以报使君~耶?”④地支的第八位,古代用以记日子。《登山记》:“是月丁~,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⑤十二时辰之一,相当于下午一至三点。【未亡人】旧时寡妇自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