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绝言
读音(发音): dù kǒu jué yán
详细解释(意思):犹言杜口无言。
出处(典故):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阿逾陀国》:“昔以舌毁大乘,今以舌赞大乘,补过自新,犹为善矣,杜口绝言,其利安在?”
示例:
杜口绝言成语接龙
- 烟波钓徒
- 延颈鹤望
- 妍姿艳质
- 奄奄一息
- 言语妙天下
- 眼不见为净
- 眼中钉
- 研究
- 严厉
- 殷实
- 殷商
- 殷懃
- 殷勤
- 颜色枯槁
- 炎夏
- 炎天
- 炎暑
- 炎热
- 炎风
- 炎
- 炎方
- 沿用
- 严词厉色
- 沿袭
- 严惩不贷
- 沿习
- 严惩
- 沿海
- 严
- 言衷之词
第一个字为"杜"的成语
- 杜门自绝
- 杜门自守
- 杜默为诗
- 杜微慎防
- 杜隙防微
- 杜门绝客
- 杜门面壁
- 杜门屏迹
- 杜门却扫
- 杜门谢客
- 杜绝言路
- 杜口裹足
- 杜弊清源
- 杜口结舌
- 杜断房谋
- 杜口绝言
- 杜耳恶闻
- 杜渐除微
- 杜口吞声
- 杜渐防萌
- 杜口无言
- 杜渐防微
- 杜门不出
- 杜鹃啼血
- 杜门晦迹
- 杜绝后患
- 杜门绝迹
- 杜绝人事
第二个字为"口"的成语
- 信口开合
- 矢口抵赖
- 拙口钝腮
- 碍口识羞
- 百口莫辩
- 百口难分
- 百口同声
- 搬口弄舌
- 闭口不言
- 闭口藏舌
- 闭口结舌
- 闭口无言
- 闭口捕舌
- 辩口利辞
- 辩口利舌
- 空口说白话
- 开口见喉咙
- 谗口铄金
- 赤口白舌
- 赤口毒舌
- 冲口而出
- 出口成章
- 出口入耳
- 出口伤人
- 杜口裹足
- 杜口结舌
- 杜口绝言
- 杜口吞声
- 杜口无言
- 钝口拙腮
- 顿口无言
- 顿口拙腮
- 多口阿师
- 风口浪尖
- 佛口蛇心
- 改口沓舌
- 糊口度日
- 虎口拔牙
- 虎口逃生
- 虎口余生
- 黄口孺子
- 黄口小儿
- 豁口截舌
- 鸡口牛后
- 极口项斯
- 缄口不言
- 缄口结舌
- 缄口无言
- 交口称誉
- 交口称赞
- 交口同声
- 交口赞誉
- 金口木舌
- 金口玉牙
- 金口玉言
- 金口玉音
- 金口御言
- 噤口卷舌
- 绝口不道
- 开口见胆
- 开口见心
- 空口无凭
- 口口声声
- 口口相传
- 苦口良药
- 苦口逆耳
- 苦口婆心
- 流口常谈
- 摩口膏舌
- 讷口少言
- 牛口之下
- 弄口鸣舌
- 破口大骂
- 七口八嘴
- 钳口吞舌
- 钳口不言
- 钳口挢舌
- 钳口结舌
- 青口白舌
- 轻口薄舌
- 轻口轻舌
- 缺口镊子
- 蛇口蜂针
- 十口相传
- 矢口否认
- 矢口狡赖
- 守口如瓶
- 顺口开河
- 素口骂人
- 探口而出
- 饕口馋舌
- 脱口成章
- 脱口而出
- 万口一词
- 万口一辞
- 万口一谈
- 枉口嚼舌
- 枉口诳舌
- 枉口拔舌
- 妄口巴舌
- 惟口起羞
- 心口不一
- 心口如一
- 心口相应
- 信口雌黄
- 信口胡言
- 信口开呵
- 信口开喝
- 信口开河
- 绣口锦心
- 血口喷人
- 哑口无声
- 哑口无言
- 掩口葫芦
- 掩口失声
- 掩口而笑
- 掩口胡卢
- 一口一声
- 一口两匙
- 一口三舌
- 一口同声
- 一口同音
- 一口咬定
- 以口问心
- 易口以食
- 异口同声
- 异口同音
- 异口同韵
- 有口皆碑
- 有口难辩
- 有口难分
- 有口难言
- 有口无心
- 有口无行
- 赞口不绝
- 张口结舌
- 张口掉舌
- 直口无言
- 众口交詈
- 众口交赞
- 众口难调
- 众口如一
- 众口铄金
- 众口同声
- 众口相传
- 众口销金
- 众口嗷嗷
- 众口熏天
- 众口纷纭
- 众口一辞
- 众口一词
- 众口交传
- 拙口笨腮
第三个字为"绝"的成语
- 沉博绝丽
- 史不绝书
- 阿平绝倒
- 奔轶绝尘
- 奔逸绝尘
- 闭关绝市
- 避世绝俗
- 超前绝后
- 超群绝伦
- 超今绝古
- 超类绝伦
- 超迈绝伦
- 超然绝俗
- 超世绝俗
- 超俗绝世
- 超轶绝尘
- 超逸绝尘
- 超世绝伦
- 聪明绝世
- 存亡绝续
- 杜门绝客
- 断根绝种
- 杜口绝言
- 杜门绝迹
- 断羽绝鳞
- 断子绝孙
- 遁世绝俗
- 分甘绝少
- 风华绝代
- 高才绝学
- 绠短绝泉
- 光前绝后
- 荒谬绝伦
- 简傲绝俗
- 惊才绝艳
- 惊采绝艳
- 惊世绝俗
- 精美绝伦
- 精妙绝伦
- 举鼎绝膑
- 绝子绝孙
- 空前绝后
- 旷古绝伦
- 离世绝俗
- 骂不绝口
- 灭门绝户
- 破崖绝角
- 破琴绝弦
- 千古绝唱
- 千古绝调
- 轻举绝俗
- 沈博绝丽
- 殊方绝域
- 天不绝人
- 痛心绝气
- 违时绝俗
- 违世绝俗
- 温生绝裾
- 息交绝游
- 遐方绝壤
- 遐方绝域
- 香象绝流
- 悬崖绝壁
- 艳色绝世
- 遗编绝简
- 遗世绝俗
- 遗簪绝缨
- 遗俗绝尘
- 轶群绝类
- 逸群绝伦
- 颖悟绝伦
- 颖悟绝人
- 语妙绝伦
- 誉不绝口
- 赞不绝口
- 贞不绝俗
- 贞高绝俗
第四个字为"言"的成语
- 毫不讳言
- 临别赠言
- 背惠食言
- 闭口不言
- 闭口无言
- 变色之言
- 不幸而言中
- 博闻辩言
- 薄唇轻言
- 不可胜言
- 不恤人言
- 不知所言
- 惨不忍言
- 畅所欲言
- 沉默寡言
- 沉厚寡言
- 沉静寡言
- 沉密寡言
- 沉毅寡言
- 沉重寡言
- 沉重少言
- 成一家言
- 刍荛之言
- 创意造言
- 大辩不言
- 得意忘言
- 笃论高言
- 杜口绝言
- 杜口无言
- 顿腹之言
- 敦默寡言
- 顿口无言
- 耳食之言
- 肺腑之言
- 肤受之言
- 腹饱万言
- 敢怒敢言
- 贵不可言
- 急不择言
- 季路一言
- 缄口不言
- 缄口无言
- 金口玉言
- 金口御言
- 金石良言
- 金石之言
- 金玉之言
- 金玉良言
- 酒后失言
- 侃侃而言
- 课语讹言
- 口出大言
- 口出狂言
- 口不择言
- 口无择言
- 苦不堪言
- 苦不可言
- 款语温言
- 狂瞽之言
- 乐不可言
- 立马万言
- 乱语胡言
- 落花无言
- 满纸空言
- 媒妁之言
- 扪虱而言
- 秘而不言
- 妙不可言
- 默默无言
- 木讷寡言
- 讷口少言
- 逆耳良言
- 逆耳之言
- 偏听偏言
- 千里结言
- 千语万言
- 钳口不言
- 巧语花言
- 情见乎言
- 日试万言
- 软语温言
- 三夫之言
- 三复斯言
- 绳墨之言
- 拭面容言
- 书不尽言
- 同日而言
- 徒托空言
- 退有后言
- 托于空言
- 托之空言
- 托诸空言
- 万语千言
- 无稽之言
- 无可讳言
- 无庸讳言
- 西邻责言
- 下笔千言
- 相对无言
- 小小不言
- 信口胡言
- 行不副言
- 询事考言
- 训格之言
- 哑口无言
- 药石之言
- 一家之言
- 以人废言
- 倚马千言
- 溢美之言
- 隐忍不言
- 由衷之言
- 有口难言
- 载笑载言
- 啧有烦言
- 仗义执言
- 正色敢言
- 正色危言
- 正色直言
- 知无不言
- 直口无言
- 至理名言
- 重厚寡言
- 自不待言
- 自食其言
- 坐树不言
- 坐树无言
杜口绝言相关推荐
成语"杜口绝言"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杜口绝言"逐字解释参考
dù①树木名。又称棠梨,杜梨。《经诗·有杕之杜》:“有杕之~,生于道左。”②堵塞;阻塞。《五人墓碑记》:“而又有剪发~门,佯狂不知所之者。”③毫无根据地随意臆造。《林黛玉进贾府》:“只恐又是你的~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kǒu①嘴。《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与?”②人口。《治平篇》:“视高、曾时~已不下五六倍。”③(一)个。用途广泛。《晋书·刘曜载记》:“献剑一~。”《水经注·资水》:“水南十里有井数百~。”④器物的口。《卖油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⑤进出的通道。《石钟山记》:“彭蠡之~有石钟山焉。”《桃花源记》:“山有小~,仿佛若有光。”⑥刀剑的刃。《水浒传》:“砍铜剁铁,刀~不卷。”⑦中医指寸脉。《史记·扁鹊见仓公列传》:“切其脉时,右~气急。”【口面】争吵。【口浅】口快;说话直截了当。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ué①断;断绝。《共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荆轲刺秦王》:“秦王惊,自引而起,~袖。”②隔绝;隔断。《三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又】隔绝的;封闭的《桃花源记》:“率妻子邑人来此~境。”【又】极远的。《班超告老归国》:“班超久在~域,年老思土。”③绝交;断绝往来。《屈原列传》:“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齐。”④停止;止歇。《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口技》:“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⑤绝命;死。《孔雀东南飞》:“我命~今日,魂去尸长留。”⑥横渡。《劝学》:“非能水也,而~江河。”⑦旧诗体裁之一。王实甫《西厢记》:“我且高吟一~,看他则甚。”⑧到极点的;不能超越的。《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⑨。《核舟记》:“佛印~类弥勒。”《游黄山记》:“众壑纵横,真黄山~胜处。”⑩绝对;完全。《促织》:“而心目力俱穷,~无踪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án①说;谈论。《桃花源记》:“此人一一为具~所闻。”《邵公谏厉王弭谤》:“吾能弭谤矣,乃不敢~。”②言语;言论。《鸿门宴》:“至军中,具以沛公~报项王。”《邵公谏厉王弭谤》:“王不听,于国人莫敢出~,三年,乃流王于彘。”③一字为一言。《琵琶行》:“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④一句为言。《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⑤著作;书籍。《过秦论》:“焚百家之~,以愚黔首。”⑥无实在意义。《归去来辞》:“世与我相违,复驾~兮焉求?”⑦词缀,多用于动词之前。《左传·僖公九年》:“既盟之后,~归于好。”【言瑞】守信之言。【言重】出言慎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