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往知来
读音(发音): gào wǎng zhī lái
详细解释(意思):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出处(典故): 《论语·学而》:“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示例: 与赐、商言诗,切磋绘事,~。 ★清·魏源《诗比兴笺序》
告往知来成语接龙
- 来世不可待
- 来处不易
- 来好息师
- 来鸿去燕
- 来回来去
- 来历不明
- 来龙去脉
- 来者不善
- 来情去意
- 来者居上
- 来去分明
- 来者可追
- 来去无踪
- 来者勿拒
- 来日大难
- 来之不易
- 来日方长
- 来踪去迹
- 来势汹汹
- 来踪去路
- 来因去果
- 赖有此耳
- 来迎去送
- 来者不拒
- 赖帐
- 赖
- 来者不拒
- 来源根基
- 来源
- 来由
第一个字为"告"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往"的成语
- 白往黑来
- 长往远引
- 独往独来
- 否往泰来
- 改往修来
- 告往知来
- 古往今来
- 观往知来
- 厚往薄来
- 极往知来
- 既往不咎
- 继往开来
- 鉴往知来
- 乐往哀来
- 露往霜来
- 攘往熙来
- 日往月来
- 神往神来
- 事往日迁
- 暑往寒来
- 数往知来
- 送往劳来
- 送往事居
- 送往视居
- 送往迎来
- 无往不克
- 无往不利
- 无往不胜
- 无往不复
- 小往大来
- 心往神驰
- 虚往实归
- 一往而深
- 一往情深
- 一往无前
- 一往直前
- 以往鉴来
- 意往神驰
- 勇往直前
- 彰往考来
- 知往鉴今
第三个字为"知"的成语
- 观过知仁
- 安分知足
- 鲍子知我
- 疾风知劲草
- 岁寒知松柏
- 伯玉知非
- 材高知深
- 草木知威
- 察己知人
- 察今知古
- 蝉不知雪
- 达观知命
- 达官知命
- 达权知变
- 达人知命
- 达地知根
- 叨在知己
- 道头知尾
- 道远知骥
- 睹始知终
- 睹微知著
- 睹著知微
- 睹着知微
- 富在知足
- 告往知来
- 观往知来
- 贵在知心
- 恨相知晚
- 惠子知我
- 极往知来
- 鉴往知来
- 见微知萌
- 见微知著
- 见时知几
- 见始知终
- 举十知九
- 倦鸟知还
- 乐天知命
- 履霜知冰
- 论世知人
- 落叶知秋
- 迷而知反
- 迷而知返
- 迷涂知反
- 迷途知反
- 迷途知返
- 谬托知己
- 目不知书
- 生而知之
- 识礼知书
- 识字知书
- 识微知著
- 食不知味
- 士死知己
- 视微知著
- 视为知己
- 数往知来
- 讨类知原
- 恬不知耻
- 恬不知怪
- 恬不知愧
- 恬不知羞
- 望表知里
- 温故知新
- 闻一知二
- 问牛知马
- 闻一知十
- 问羊知马
- 行易知难
- 叶落知秋
- 一叶知秋
- 以微知著
- 以微知着
- 以一知万
- 饮水知源
- 有勇知方
- 知彼知己
- 知地知天
- 知己知彼
- 知微知彰
- 知足知止
- 酌水知源
第四个字为"来"的成语
- 否极泰来
- 白往黑来
- 悲从中来
- 乘兴而来
- 触处机来
- 春去秋来
- 独往独来
- 纷至沓来
- 纷至踏来
- 蜂拥而来
- 否去泰来
- 否往泰来
- 覆去翻来
- 改往修来
- 告往知来
- 古往今来
- 观往知来
- 厚往薄来
- 惠然肯来
- 极往知来
- 计上心来
- 继往开来
- 鉴往知来
- 接踵而来
- 近悦远来
- 卷土重来
- 麇至沓来
- 苦尽甘来
- 苦尽甜来
- 乐尽悲来
- 乐极哀来
- 乐极悲来
- 乐往哀来
- 礼尚往来
- 露往霜来
- 慕名而来
- 暮去朝来
- 拿下马来
- 南去北来
- 攘往熙来
- 日往月来
- 柔远怀来
- 神往神来
- 时不再来
- 时来运来
- 时无再来
- 时至运来
- 手到拿来
- 手到拈来
- 手到擒来
- 暑往寒来
- 数往知来
- 送去迎来
- 送往劳来
- 送往迎来
- 死去活来
- 天外飞来
- 突如其来
- 无胫而来
- 小往大来
- 信手拈来
- 雁去鱼来
- 摇笔即来
- 以往鉴来
- 有生以来
- 源源而来
- 运转时来
- 彰往考来
- 紫气东来
告往知来相关推荐
成语"告往知来"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告往知来"逐字解释参考
gào①告诉;报告。《愚公移山》:“操蛇之神离之,惧其不已也,~之于帝。”《送东阳马生序》:“余故道为学之难以~之。”②祭告(鬼神)。《出师表》:“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先帝之灵。”《伶官传序》:“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庙。”③称:说。《教战守策》:“至于农夫小民,终岁勤苦而未尝~病。”④请求。《杨修之死》:“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免。”⑤告发;控告。《陈州粜米》:“点纸连名,我可便直~到中书省。”⑥古代官吏休假。《史记·汲郑列传》:“上常赐~者数。”【辨】告,诰,诏。见“诰”字。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wǎng①去;到……去。《论语》:“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也。”②过去;从前。《归去来兮辞》:“悟已~之不见,知来者之可追。”③以后;将来。《孔雀东南飞》:“其~欲何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知道;了解。《察今》:“故察己则可以~人。”②认识;识别。《马说》:“其真无马邪?其真不~马也。”③知觉;感觉。《庖丁解牛》:“官~止而神欲行。”④感到;觉得。《惠崇》:“春江水暖鸭先~。”⑤交好;相亲。《左传·昭公四年》:“公孙明~叔孙于齐。”⑥交情。《报任安书》:“绝宾客之~。”⑦朋友。鲍照《鲍参军集·咏双燕》:“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⑧主持。《国语·赵语》:“吾与之共~赵国之政。”zhì通“智”。智慧;聪明。《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则~明而行无过矣。”【知遇】得到赏识和重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lái①麦子。《诗经·周颂·思文》:“贻我~牟,帝命率育。”②来到。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无白丁。”③使……来;招致。《史记·文帝本纪》:“将何以~远方之贤良?”④将来的;未来的。《后序》:“将藏之于家,使~者读之,悲予志焉。”⑤以来,表示从过去某时到现在的一段时间。《爱莲说》:“自李唐~,世人甚爱牡丹。”⑥无实义,相当于“咧”、“吧”。《归归去来兮辞》:“归去~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来古】自古以来。【来归】⒈回来。⒉被夫家遗弃的女子返回娘家。⒊归附;归顺。【来苏】从疾苦之中获得重生。【来仪】比喻卓越的人才。【来兹】⒈来年。⒉今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