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有孑遗
读音(发音): mǐ yǒu jié yí
详细解释(意思):靡:无,没有;孑遗:遗留,剩余。没有剩余。
出处(典故): 《诗经·大雅·云汉》:“周余黎民,靡有孑遗。”
示例: 是故每有太古最繁之种,风气渐革,越数百年数千年,消磨歇绝,至于~,如矿学家所见之古兽古禽是已。 ★严复《原强》
靡有孑遗成语接龙
- 遗臭万年
- 为期不远
- 为民请命
- 为民除害
- 威压
- 为国损躯
- 威胁
- 微醺
- 威武不屈
- 微型
- 微小
- 微弱
- 微妙
- 微茫
- 微贱
- 畏葸不前
- 微观
- 畏缩不前
- 未成
- 味觉
- 微薄
- 未便
- 未完
- 未妥
- 未必
- 未然
- 萎缩
- 未了
- 委婉
- 未老先衰
第一个字为"靡"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有"的成语
- 别有肺肠
- 寸有所长
- 大有可观
- 岂有此理
- 臂有四肘
- 别有人间
- 别有天地
- 别有心肠
- 别有心肝
- 别有用心
- 别有滋味
- 别有洞天
- 别有风趣
- 别有风味
- 墙有耳
- 尺有所短
- 出有入无
- 绰有余裕
- 大有起色
- 大有人在
- 大有文章
- 大有作为
- 大有裨益
- 大有见地
- 大有径庭
- 大有迳庭
- 大有可为
- 独有千古
- 独有千秋
- 恶有恶报
- 恩有重报
- 腹有鳞甲
- 各有千秋
- 各有所长
- 各有所短
- 各有所好
- 各有所职
- 酒有别肠
- 咎有应得
- 可有可无
- 赖有此耳
- 老有所终
- 力有未逮
- 另有洞天
- 留有余地
- 靡有孑遗
- 民有菜色
- 面有菜色
- 面有难色
- 岂有是理
- 情有可原
- 饶有风趣
- 日有万机
- 如有所失
- 若有若无
- 若有所丧
- 若有所失
- 若有所思
- 若有所亡
- 煞有介事
- 善有善报
- 十有八九
- 似有如无
- 死有余辜
- 死有余责
- 死有余诛
- 死有余罪
- 徒有其名
- 徒有虚名
- 退有后言
- 乌有先生
- 无有伦比
- 心有余悸
- 行有余力
- 胸有成略
- 胸有成算
- 胸有成竹
- 胸有城府
- 胸有鳞甲
- 胸有丘壑
- 胸有邱壑
- 胸有悬镜
- 虚有其表
- 移有足无
- 应有尽有
- 责有所归
- 责有攸归
- 啧有烦言
- 诸有此类
- 卓有成效
- 自有公论
- 罪有应得
- 罪有攸归
第三个字为"孑"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遗"的成语
- 暴露无遗
- 养虎自遗患
- 补过拾遗
- 补阙拾遗
- 殆无孑遗
- 道无拾遗
- 道不掇遗
- 道不举遗
- 道不拾遗
- 巨细无遗
- 涓滴不遗
- 路无拾遗
- 路不拾遗
- 靡有孑遗
- 扫地无遗
- 拾掇无遗
- 手泽之遗
- 纤悉无遗
- 一览无遗
- 易于拾遗
靡有孑遗相关推荐
成语"靡有孑遗"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靡有孑遗"逐字解释参考
mí①奢侈;浪费。《论积贮疏》:“生之者甚少,而~之者甚多。”②细腻。宋玉《招魂》:“~颜腻理。”mǐ①倒下。《曹刿论战》:“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故逐之。”②退下;败退。《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③没有;无。《促织》:“于败堵丛草处,控石发穴,~计不施。”④不。《诗经·氓》:“三岁为妇,~室劳矣。”【靡敝】败坏。【靡曼】⒈柔美。⒉华丽;美色。【靡密】微细;细密。【靡迤】⒈连绵不断的样子。⒉小步而行。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ǒu①与“无”相对。《论语》:“~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②占有。《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之。”③掌握。《察今》:“~道之士,贵以近知远。”④富有。《货殖列传序》:“礼生于~而废于无。”⑤收获;出产的东西。《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⑥或者。《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故君子~不战,战则必胜。”⑦用在动词前,以助语气。《少年中国说》:“干将发硎,~作其芒。”酉yòu①通“又”,表示进一层。《劝学》:“虽~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②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陈情表》:“臣密今年四十~四。”【有间】⒈时间很短;一会儿。⒉有缝隙。⒊有仇怨;有矛盾。【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做具体工作。后泛指官吏。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ié孤单;孤独。李密《陈情表》:“茕茕~立,形影相吊。”jǐ通“戟”,古代一种兵器。《左传·庄公四年》:“授师~焉。”【孑遗】经过变故以后遗留焉下来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í①遗失;丢失。《过秦论》:“秦无亡矢~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②放弃;舍弃。《师说》:“小学而大~,吾未见其明也。”③遗失的东西。《乐羊子妻》:“况拾~求利以污其行乎?”④遗留。《伶官传序》:“此三者,吾~恨也。”【又】特指死人遗留下来的。《序》:“否则不能继述先烈~志且光大之。”wèi①赠送。《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闻之,往请,欲厚~之。”②给予的东西。《送东阳马生序》:“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风】流传下来的风尚。【遗民】改朝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