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一举手之劳 > 一举手之劳的成语解释

一举手之劳

读音(发音): yī jǔ shǒu zhī láo

详细解释(意思):比喻不费力,只是一抬手那样。

出处(典故): 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示例: 他们一不高兴,就可以不说理由,只须~,致出版事业的死命。(鲁迅《书信集·致黄源》)

一举手之劳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一"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举"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手"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之"的成语

一举手之劳相关推荐

成语"一举手之劳"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一举手之劳"逐字解释参考

yī①。《狼》:“~屠晚归。”②一边;一面。《兰亭集序》:“~觞~咏,亦足以畅叙幽情。”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也。”④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⑤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⑥专一。《劝学》:“用心~也。”⑦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⑧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⑨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交战,操军不利。”⑩初次。《曹刿论战》:“~鼓作气。”【一旦】⒈有一天。⒉一时;忽然。⒊形容时间很短。【一何】多么。【一力】⒈协力。⒉竭力。【一体】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一昨】前些日子。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ǔ①举起;擎起。《齐桓晋文之事》:“吾力足以~百钧。”②拿,用。《赤壁之战》:“吾不能~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③举出;提出。《屈原列传》:“~类迩而见义远。”④起身;腾起。《吕氏春秋·论威》:“兔起凫~。”⑤挂起;升起。《赤壁之战》:“中江~帆。”⑥推举;推荐。《陈情表》:“后刺史臣荣~臣秀才。”⑦举用;任用。《屈原列传》:“莫不求忠以自为,~贤以自佐。”⑧发动;兴起。《论积贮疏》:“远方之能疑者,并~而争起矣。”⑨举行;实行。《陈涉世家》:“今亡亦死,~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⑩举动;行为动作。《谭嗣同》:“全在天津阅兵之~。”⑾攻克;攻占。《过秦论》:“南取汉中,西~巴蜀。”⑿完成;成功。《孔雀东南飞》:“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⒀生育;养育。《史记·孟尝君列传》:“其母窃~生之。”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生男慎莫~,生女哺用脯。”⒁检举;揭发。柳宗元《时令论上》:“恤孤寡,~阿党。”⒂科举;科举考试。《柳毅传》:“有儒生柳毅者,应~下第。”【又】应举;参加科举考试。韩愈《讳辨》:“愈与李贺书,劝贺~进士。”⒃中举;考中。《芋老人传》:“乙先得~,登仕路。”⒄全;整个。《屈原列传》:“~世皆浊而我独清。”⒅全;都。《庄暴见孟子》:“~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⒆尽;完。《鸿门宴》:“杀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胜。”⒇点起为;点燃。《孙膑减灶》:“暮见火~而俱发。”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shǒu①人的手。【又】手拿着;手持。《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长镵,为除不洁者。”②亲手;亲自。《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自笔录。”③控制的范围。《毛遂自荐》:“王之命,悬于遂~。”④精通某种技艺或专门从事某项工作裙人。杜甫《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谈】下围棋。【手眼】手段;技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zhī①到……去。《为学》:“吾欲~南海。”②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个”、“这”、“这种”等。《廉颇蔺相如列传》:“均~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③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它”、“它们”、“他们”等。《论积贮疏》:“生~有时而用~无度。”《郑伯克段于鄢》:“爱共叔段,欲立~。”④指代说话者本人或听话者的对方。《捕蛇者说》:“君将哀而生~乎?”⑤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你”、“您”。《汉书·蒯通传》:“窃闵公之将死,故吊~。”⑥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邵公谏厉王弭谤》:“防民~口,甚于防川。”⑦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师说》:“师道~不传也久矣。”⑧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⑨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词(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作“得”。《捕蛇者说》:“未若复吾赋不幸~甚也。”⑩用宾语前置的标志。《师说》:“句读~不知。”⑾用在表示时间的副词后,补足音节,没有实义。《赤壁之战》:“顷~,烟炎张天。”⑿用在“前”、“后”、“内”、“外”等词语和它们的修饰语之间,表示对方位、时间、范围等的限制。《教战守策》:“数十年~后,甲兵顿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