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经邦
读音(发音): lùn dào jīng bāng
详细解释(意思):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出处(典故): 《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孔传:“此惟三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
示例: 明公以明聪杰出之资,任馆阁清华之地,穷金匮石室之藏,豫~之略。 ★清·刘大櫆《与李侍郎书》
论道经邦成语接龙
- 邦国殄瘁
- 帮狗吃食
- 傍人篱壁
- 帮虎吃食
- 傍人篱落
- 帮闲钻懒
- 傍人门户
- 榜上无名
- 傍若无人
- 蚌病成珠
- 棒打鸳鸯
- 蚌病生珠
- 蚌鹬相持
- 傍观冷眼
- 傍观者清
- 傍花随柳
- 邦以民为本
- 邦畿
- 邦本
- 帮手
- 帮忙
- 帮衬
- 帮办
- 邦交
- 邦家之光
- 绑架
- 傍若无人
- 绑缚
- 傍门
- 帮助
第一个字为"论"的成语
- 论功封赏
- 论功受赏
- 论功行封
- 论辩风生
- 论功行赏
- 论长道短
- 论黄数白
- 论长说短
- 论黄数黑
- 论道经邦
- 论今说古
- 论德使能
- 论列是非
- 论短道长
- 论千论万
- 论甘忌辛
- 论世知人
- 论高寡合
- 论心定罪
- 论议风生
- 论资排辈
第二个字为"道"的成语
- 北道主人
- 伯道无儿
- 古道热肠
- 家道从容
- 世道人心
- 霸道横行
- 背道而驰
- 倍道而进
- 倍道而行
- 倍道兼进
- 倍道兼行
- 东道主
- 传道受业
- 得道多助
- 东道之谊
- 东道主人
- 分道扬镳
- 公道合理
- 怀道迷邦
- 黄道吉日
- 会道能说
- 家道消乏
- 家道小康
- 家道中落
- 假道灭虢
- 进道若踡
- 进道若退
- 进道若蜷
- 乐道安命
- 乐道安贫
- 乐道好古
- 乐道忘饥
- 乐道遗荣
- 两道三科
- 六道轮回
- 论道经邦
- 谋道作舍
- 逆道乱常
- 鸟道羊肠
- 其道亡繇
- 其道无由
- 弃道任术
- 求道于盲
- 神道设教
- 失道寡助
- 师道尊严
- 世道人情
- 市道之交
- 守道安贫
- 天道好还
- 天道宁论
- 天道人事
- 天道无亲
- 枉道事人
- 问道于盲
- 小道消息
- 直道而行
- 中道而废
- 遵道秉义
- 左道旁门
第三个字为"经"的成语
- 小本经营
- 秉文经武
- 博通经籍
- 不见经传
- 惨澹经营
- 惨淡经营
- 出何经典
- 触目经心
- 大展经纶
- 刻意经营
- 苦心经营
- 旷日经久
- 旷日经年
- 累月经年
- 论道经邦
- 满腹经纶
- 漫不经意
- 谩不经意
- 漫不经心
- 沐雨经霜
- 日月经天
- 少不经事
- 体国经野
- 天地经纬
- 纬武经文
- 文章经济
- 寻壑经丘
- 枕籍经史
- 整军经武
- 正正经经
第四个字为"邦"的成语
论道经邦相关推荐
成语"论道经邦"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论道经邦"逐字解释参考
lùn①讨论;议论。《出师表》:“每与臣~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②评定赏罚;判定。《出师表》:“宜付有司~其刑赏。”③说。《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魏晋。”④辩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日廷~。”⑤研究;研讨。《五蠹》:“~世之事,因为之备。”⑥言论;主张;学说。《甘藷疏序》:“余不侫,独持迂~。”⑦文体的一种,即议论文。《文选序》:“~则析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o①路;道路。《鱼我所欲也》:“呼尔而与之,行~之人弗受。”《陈涉世家》:“会天大雨,~不通。”【又】取道;道经。《鸿门宴》:“从郦山下,~芷阳间行。”《后序》:“~海安,如皋,凡三百里。”②途径;方法;措施。《六国论》:“赂秦而力亏,破灭之~也。”③规律;法则。《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也,进乎技矣。”④道理;事理。《师说》:“闻~有先后,术业有专攻。”⑤道德;道义。《陈涉世家》:“伐无~,诛暴秦。”⑥学说;主张。《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⑦说;谈论。《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好。”⑧通“导”,引导。《论语·学而》:“~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⑨通“导”。疏通。《尚书·禹贡》:“九河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⑩古代行政区划名。唐代初年全国划分为十道,道下辖州。明清则在省一级一级行政区域下设道,道下辖府,其长官就称为道或道员、道台。《左忠毅公逸事》:“史公以凤庐~奉檄守御。”⑾简称道家、道教。《汉书·艺文志》:“~家者流,盖出于史官。”⑿以为。《灌园叟晚逢仙女》:“他还~略看一会就去,谁知这厮故意卖弄。”⒀从;由。《管子·禁藏》:“凡治乱之情,皆~上始。”⒁元稹。《望喜驿》:“一~月光横忱前。”【道心】⒈犹言道德观念。⒉悟道之心。【道学】⒈道家的学说。⒉指理学,即以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以儒家为主体的思想体系。【道眼】指抉择真妄的能力。【道义】⒈道德和义理。⒉道德和正义。【道艺】学问与技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jīng①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文同《织妇怨》:“皆言边幅好,自爱~纬密。”②经络;经脉。《庖丁解牛》:“技~肯綮之未尝,而况大畖乎?”③经典;经书。《师说》:“六艺~传皆通习之。”《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④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以儒学经传著术为主,与“史”、“子”、“集”相对。《复庵记》:“诸子及~史多所涉猎。”⑤分界;界线。《察传》:“是非之~,不可不分。”⑥上吊;缢。《史记·田单列传》:“~其颈于树枝。”⑦经过;经历。《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丘。”⑧治理。《左传·隐公十一年》:“礼,~国家,定社稷。”【又】合符常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海内必以兄为~之人。”【经纪】⒈纲常;法度。⒉条理;秩序。⒊经营;料理。⒋买卖,贸易。【经年】经过一整年或若干年。【经传】儒家经典与前人对这些经典所作的解释的统称。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āng①诸候的封国,泛指国家。《季氏将伐颛臾》:“~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②分封。柳宗元《封建论》:“~群后。”(后,即诸侯)【邦畿】古代指天子直辖地,后泛指国境疆域。《诗经·商颂·玄鸟》:“~千里,维民所止。”【邦君】地方长官,指太守丶刺史等。【邦彦】国中杰出有才德的人。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