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辞害意
读音(发音): yǐ cí hài yì
详细解释(意思):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处(典故): 《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示例:
以辞害意成语接龙
- 伊于胡底
- 一木难支
- 以暴易暴
- 一鸣惊人
- 一世龙门
- 一弹指顷
- 宜家宜室
- 蚁封穴雨
- 一石二鸟
- 一网打尽
- 一泻千里
- 以狸饵鼠
- 一把死拿
- 一分为二
- 一狐之腋
- 一决雌雄
- 一刻千金
- 一事无成
- 仪静体闲
- 一之谓甚
- 以力服人
- 瘗玉埋香
- 意马心猿
- 衣被群生
- 义薄云天
- 一去不复返
- 一百二十行
- 一身都是胆
- 一身而二任
- 一棒一条痕
第一个字为"以"的成语
- 以暴易暴
- 以狸饵鼠
- 以力服人
- 以毒攻毒
- 以辞害意
- 以辞取人
- 以讹传讹
- 以此类推
- 以恶报恶
- 以白诋青
- 以大恶细
- 以耳代目
- 以白为黑
- 以党举官
- 以耳为目
- 以半击倍
- 以德报德
- 以德报怨
- 以法为教
- 以冰致蝇
- 以防不测
- 以德服人
- 以不济可
- 以防万一
- 以德追祸
- 以词害意
- 以点带面
- 以丰补歉
- 以戈舂黍
- 以古制今
- 以公灭私
- 以骨去蚁
- 以瞽引瞽
- 以功补过
- 以攻为守
- 以观后效
- 以宫笑角
- 以冠补履
- 以古方今
- 以管窥豹
- 以古非今
- 以古为鉴
- 以管窥天
- 以古为镜
- 以规为瑱
- 以荷析薪
- 以古喻今
- 以简御繁
- 以黑为白
- 以狸至鼠
- 以胶投漆
- 以毁为罚
- 以狸致鼠
- 以儆效尤
- 以火救火
- 以酒解酲
- 以火去蛾
- 以蠡测海
- 以绝后患
- 以火止沸
- 以礼相待
- 以渴服马
- 以己度人
- 以理服人
- 以口问心
- 以计代战
- 以假乱真
- 以快先睹
- 以利累形
- 以煎止燔
- 以邻为壑
- 以老卖老
- 以简驭繁
- 以鹿为马
- 以类相从
- 以勤补拙
- 以卵敌石
- 以求一逞
- 以卵击石
- 以卵投石
- 以屈求伸
- 以毛相马
- 以权达变
- 以貌取人
- 以权谋私
- 以沫相濡
- 以筌为鱼
- 以偏概全
- 以人废言
- 以强凌弱
- 以人为鉴
- 以强胜弱
- 以人为镜
- 以人择官
- 以忍为阍
- 以肉餧虎
- 以身殉职
- 以弱胜强
- 以身作则
- 以日继夜
- 以弱制强
- 以日为年
- 以慎为键
- 以升量石
- 以杀去杀
- 以容取人
- 以柔克刚
- 以杀止杀
- 以石投卵
- 以石投水
- 以柔制刚
- 以身报国
- 以手加额
- 以肉啖虎
- 以身试法
- 以守为攻
- 以身试险
- 以肉驱蝇
- 以肉去蚁
- 以售其奸
- 以身许国
- 以肉喂虎
- 以书为御
- 以身殉国
- 以叔援嫂
- 以汤沃沸
- 以疏间亲
- 以汤沃雪
- 以水济水
- 以汤止沸
- 以水救水
- 以螳当车
- 以水投石
- 以桃代李
- 以莛叩钟
- 以水投水
- 以莛扣钟
- 以水洗血
- 以莛撞钟
- 以私废公
- 以私害公
- 以退为进
- 以索续组
- 以往鉴来
- 以微知著
- 以言徇物
- 以微知着
- 以眼还眼
- 以心问心
- 以刑去刑
- 以为后图
- 以羊易牛
- 以伪乱真
- 以刑止刑
- 以养伤身
- 以噎废飡
- 以文害辞
- 以刑致刑
- 以噎废餐
- 以学愈愚
- 以文会友
- 以文乱法
- 以夜继朝
- 以血洗血
- 以郄视文
- 以牙还牙
- 以夜继日
- 以夜继昼
- 以小见大
- 以言举人
- 以心传心
- 以言取人
- 以夜续昼
- 以言为讳
- 以一持万
- 以疑决疑
- 以义断恩
- 以一当十
- 以义割恩
- 以一奉百
- 以一儆百
- 以佚待劳
- 以一警百
- 以逸待劳
- 以一知万
- 以逸击劳
- 以意逆志
- 以夷伐夷
- 以意为之
- 以夷攻夷
- 以镒称铢
- 以夷制夷
- 以蚓投鱼
- 以夷治夷
- 以直抱怨
- 以鱼驱蝇
- 以锥刺地
- 以指测河
- 以紫乱朱
- 以玉抵鹊
- 以指挠沸
- 以紫为朱
- 以玉抵乌
- 以终天年
- 以誉进能
- 以众暴寡
- 以誉为赏
- 以珠弹雀
- 以怨报德
- 以铢称镒
- 以泽量尸
- 以铢程镒
- 以战去战
- 以战养战
- 以锥飡壸
- 以直报怨
- 以锥餐壶
第二个字为"辞"的成语
- 便辞巧说
- 游辞巧饰
- 百辞莫辩
- 卑辞厚币
- 卑辞厚礼
- 卑辞重币
- 不辞而别
- 不辞劳苦
- 陈辞滥调
- 奉辞伐罪
- 谩辞哗说
- 命辞遣意
- 遣辞措意
- 清辞丽句
- 清辞丽曲
- 修辞立诚
- 玄辞冷语
- 一辞莫赞
- 一辞同轨
- 以辞害意
- 以辞取人
- 淫辞秽语
- 淫辞邪说
- 枝辞蔓语
- 属辞比事
第三个字为"害"的成语
- 妒能害贤
- 图财害命
- 病民害国
- 残民害理
- 残民害物
- 蠹政害民
- 蠹国害民
- 妨功害能
- 进谗害贤
- 谋财害命
- 求生害仁
- 忍心害理
- 丧天害理
- 伤天害理
- 损人害己
- 违天害理
- 以辞害意
- 以词害意
- 以私害公
- 以文害辞
- 执文害意
第四个字为"意"的成语
- 词不达意
- 安心乐意
- 安心落意
- 别出新意
- 礼轻情意重
- 礼轻人意重
- 不怀好意
- 不以为意
- 不足介意
- 不足为意
- 差强人意
- 称心快意
- 称心满意
- 称心如意
- 趁心如意
- 趁心像意
- 诚心诚意
- 诚心实意
- 诚心正意
- 乘其不意
- 逞心如意
- 出敌不意
- 出其不意
- 春风得意
- 词不逮意
- 辞不达意
- 粗心大意
- 低情曲意
- 低心下意
- 点头会意
- 断章取意
- 二三其意
- 二心两意
- 二心三意
- 风情月意
- 高情远意
- 孤行己意
- 孤行一意
- 故人之意
- 寡情薄意
- 毫不介意
- 何足介意
- 好心好意
- 红情绿意
- 灰心丧意
- 回心转意
- 击其不意
- 吉祥如意
- 假仁假意
- 见财起意
- 尽如人意
- 可心如意
- 空谈快意
- 快心满意
- 快心遂意
- 来情去意
- 麻痹大意
- 满不在意
- 漫不经意
- 谩不经意
- 漫不加意
- 命词遣意
- 命辞遣意
- 讫情尽意
- 遣言措意
- 遣词措意
- 遣词立意
- 遣词造意
- 遣辞措意
- 强奸民意
- 全心全意
- 拳拳盛意
- 柔情密意
- 柔情蜜意
- 三心二意
- 三心两意
- 深情厚意
- 诗情画意
- 实心实意
- 适情率意
- 书不尽意
- 输心服意
- 遂心快意
- 遂心满意
- 遂心如意
- 恬不为意
- 同心合意
- 同心一意
- 徒乱人意
- 歪心邪意
- 忘象得意
- 温情密意
- 温情蜜意
- 无私有意
- 五心六意
- 弦外之意
- 像心称意
- 像心如意
- 像心适意
- 像心像意
- 心不由意
- 心知其意
- 虚情假意
- 言不尽意
- 言不达意
- 言不逮意
- 言外之意
- 扬扬得意
- 洋洋得意
- 一心一意
- 依心像意
- 移情遣意
- 以辞害意
- 以词害意
- 用心用意
- 有心有意
- 有意无意
- 云情雨意
- 瞻情顾意
- 真情实意
- 真心诚意
- 真心实意
- 真心真意
- 正心诚意
- 执文害意
- 主情造意
- 专心一意
- 自鸣得意
以辞害意相关推荐
成语"以辞害意"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以辞害意"逐字解释参考
yǐ①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②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③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⑤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⑦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⑧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⑨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⑩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⑾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⑿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⒀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贻之。”⒁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⒂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⒃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⒄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则王乎?”⒅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义耳。”【以往】以后。【以为】⒈认为。⒉使……成为。⒊把……当作。⒋作为;用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cí①口供。《周礼·秋官》:“听其狱讼,察其~。”柳宗元《断刑论》:“使犯死者自春而穷其~。”②言词,词句。《信陵君窃符救赵》:“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送我。”《后序》:“初至北营,抗~慷慨,上下颇惊动。”《屈原列传》:“明于治乱,娴于~令。”③讲话,告诉。《殽之战》:“使皇武子~焉。”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无伤也,请~于军。”④推辞;拒绝;不接受。《陈情表》:“臣以供养无主,~不赴命。”《后序》:“于是~相印不拜。”⑤告别。《廉颇蔺相如列传》:“臣等不肖,请~去。”《木兰诗》:“旦~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⑥文词。《屈原列传》:“皆好~而以赋见称。”《送东阳马生序》:“撰长书以为贽,~甚畅达。”⑦古代文体的一种。如《楚辞》、《归去来兮辞》。【辨】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辞”和“词”是同义词。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后逐渐以“词”代“辞”。【辞见】京朝官出任外官赴任前朝见皇帝。【辞决】决别。【辞令】应对的言辞。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又善为~。”【辞世】1.隐居避世。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托迹黄、老,~却粒。”2.犹“去世”、“逝世”。韩愈《祭虞部张员外文》:“倏忽逮今,二十馀载,存皆衰白,半亦~。”【辞谢】婉言道歉或谦让不受。【辞致】辞令或文词的风格。《隋书·苏威传》:“~可观,见者莫不称善。”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hài①伤害;危害。《屈原列传》:“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公也。”②杀害。《中山狼传》:“先生曰∶‘不~狼乎?’”③祸害;害处。《毛遂自荐》:“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原君》:“不以一己之~为~,而使天下释其~。”④妨害;妨碍。《柳毅传》:“无惧,固无~。”⑤妒忌。《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其能。”hé①什么;哪些。《诗经·周南·葛覃》:“~浣~否?归宁父母。”②通“遏”,阻止。刘安《淮南子·览冥训》:“谁敢~吾意者。”③何不。《孟子·梁惠王上》:“时日~丧?予与汝偕亡。”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ì①心意;意图。《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视秦王无~偿赵城。”②意义。《马巴黎油画记》:“则其~深长矣。”③心情;神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同宦游人。”《狼》:“目似螟,~暇甚。”④情趣。《醉翁亭记》:“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⑤料想;估计。《鸿门宴》:“然不自~能先入关破秦。”《促织》:“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其至此哉!”⑥怀疑。《列子·论符》:“人有亡铁者,~其邻人之子。”【意表】意料之外。【意会】不用说明解释而内心明白。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