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全

您目前所在位置:肥壤网 > 成语大全 > 以怨报德 > 以怨报德的成语解释

以怨报德

读音(发音): yǐ yuàn bào dé

详细解释(意思):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出处(典故): 《国语·周语》:“以怨报德,不仁。”

示例: 你自己想一想,你们做的事合理不合理?是不是~? ★冰心《斯人独憔悴》

以怨报德成语接龙

第一个字为"以"的成语

第二个字为"怨"的成语

第三个字为"报"的成语

第四个字为"德"的成语

以怨报德相关推荐

成语"以怨报德"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以怨报德"逐字解释参考

yǐ①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②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③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⑤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⑦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⑧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⑨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⑩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⑾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⑿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⒀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贻之。”⒁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⒂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⒃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⒄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则王乎?”⒅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义耳。”【以往】以后。【以为】⒈认为。⒉使……成为。⒊把……当作。⒋作为;用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uàn①怨恨。《赤壁赋》:“其声呜呜然,如~如慕,如泣如诉。”②埋怨;责备。《凉州词》:“羌笛何须~杨柳。”③怨恨。《齐桓晋文之事》:“构~于诸侯。”【怨谤】表示不满的舆论、指责。【怨女】尚未婚配的大龄女子。【怨望】怨恨。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bào①断狱,判决罪人。《韩非子·五蠹》:“闻死刑之~,君为流涕。”②报恩;报答。《陈情表》:“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养刘之日短也。”③报仇;报怨。《荆轲刺秦王》:“然则将军之仇~,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④答复;回信。《廉颇蔺相如列传》:“计未定,求人可使~秦者。”《西门豹治邺》:“烦大巫妪为入~河伯。”⑤到……去,前往。《孔雀东南飞》:“卿但暂还家,吾今且~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é①道德;品德。《劝学》:“积善成~,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②恩德;恩惠。《垓下之战》:“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又】感激。《史记·信陵君列传》:“赵孝成王~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③德政;功德。《殽之战》:“吾不以一眚掩大~。”④福。《礼记·哀公问》:“君之及皮言也,百姓之~也。”【德化】道德教化,道德影响。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语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