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以待旦
读音(发音): zuò yǐ dài dàn
详细解释(意思):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出处(典故): 《尚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示例: 停了片时,宝玉便昏沉睡去,贾母等才得略略放心,只好~。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
坐以待旦成语接龙
- 胆大心粗
- 担惊受怕
- 丹凤朝阳
- 惮赫千里
- 石尤风
- 丹黄甲乙
- 丹漆随梦
- 丹铅甲乙
- 丹青不渝
- 丹青妙手
- 丹书白马
- 丹书铁契
- 丹书铁券
- 丹心碧血
- 丹心如故
- 丹楹刻桷
- 担惊忍怕
- 担惊受恐
- 担雪塞井
- 担雪填河
- 担雪填井
- 眈眈逐逐
- 耽惊受怕
- 殚智竭力
- 胆大泼天
- 殚财竭力
- 箪豆见色
- 胆大如斗
- 殚诚毕虑
- 箪瓢屡空
第一个字为"坐"的成语
- 坐不垂堂
- 坐吃山崩
- 坐地分赃
- 坐山观虎斗
- 坐不安席
- 坐不重席
- 坐怀不乱
- 坐食山空
- 坐吃山空
- 坐戒垂堂
- 坐视不救
- 坐视成败
- 坐井观天
- 坐地分脏
- 坐收渔利
- 坐井窥天
- 坐地自划
- 坐树不言
- 坐冷板凳
- 坐而待毙
- 坐树无言
- 坐而待弊
- 坐立不安
- 坐卧不安
- 坐上琴心
- 坐而待旦
- 坐失机宜
- 坐卧不离
- 坐而论道
- 坐失良机
- 坐卧不宁
- 坐观成败
- 坐失事机
- 坐卧针毡
- 坐无虚席
- 坐于涂炭
- 坐享其成
- 坐运筹策
- 坐享其功
- 坐不窥堂
- 坐薪尝胆
- 坐薪悬胆
- 坐筹帷幄
- 坐言起行
- 坐以待毙
- 坐以待旦
- 坐拥百城
- 坐拥书城
第二个字为"以"的成语
- 政以贿成
- 饱以老拳
- 卑以自牧
- 邦以民为本
- 不以辞害志
- 不以人废言
- 民以食为天
- 物以希为贵
- 物以稀为贵
- 自以为得计
- 不以为耻
- 不以为奇
- 不以为然
- 不以为意
- 超以象外
- 出以公心
- 啖以重利
- 导以取保
- 掉以轻心
- 讹以传讹
- 讹以滋讹
- 方以类聚
- 积以为常
- 假以辞色
- 俭以养廉
- 俭以养德
- 仅以身免
- 堪以告慰
- 宽以待人
- 乐以忘忧
- 聊以解嘲
- 聊以塞责
- 聊以自慰
- 聊以自娱
- 聊以卒岁
- 率以为常
- 蒙以养正
- 邈以山河
- 谬以千里
- 母以子贵
- 难以为继
- 难以为情
- 难以预料
- 难以置信
- 人以群分
- 日以继夜
- 日以为常
- 诗以言志
- 事以密成
- 适以相成
- 誓以皦日
- 文以载道
- 无以塞责
- 无以复加
- 物以类聚
- 物以群分
- 习以成俗
- 习以为常
- 晓以大义
- 晓以利害
- 信以为真
- 羞以牛后
- 学以致用
- 夜以继日
- 夜以继昼
- 一以当百
- 一以当十
- 一以贯之
- 逸以待劳
- 引以为耻
- 引以为憾
- 引以为戒
- 引以为荣
- 有以善处
- 自以为是
- 坐以待毙
- 坐以待旦
第三个字为"待"的成语
- 含苞待放
- 迎风待月
- 嗷嗷待哺
- 安坐待毙
- 百凡待举
- 百废待举
- 百端待举
- 百废待兴
- 秉烛待旦
- 藏器待时
- 决不待时
- 刻不待时
- 宽以待人
- 轹釜待炊
- 敛手待毙
- 守株待兔
- 守先待后
- 束手待毙
- 束手待死
- 韬晦待时
- 亡不待夕
- 无千待万
- 席珍待聘
- 悬鼓待椎
- 以佚待劳
- 以逸待劳
- 逸以待劳
- 用逸待劳
- 折节待士
- 枕戈待旦
- 枕戈待敌
- 枕戈待命
- 整装待发
- 自不待言
- 遵养待时
- 坐而待毙
- 坐而待弊
- 坐而待旦
- 坐以待毙
- 坐以待旦
第四个字为"旦"的成语
坐以待旦相关推荐
成语"坐以待旦"更多相关信息
此处调用百度搜索框
成语"坐以待旦"逐字解释参考
zuò①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臂部靠在脚后跟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章台见相如。”②坐(在座位上)。《口技》:“口技人~屏障,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③座位。《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上。”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座”。④犯罪;因……犯罪;犯……罪。《晏子使楚》:“王曰:‘何~?’曰:‘~盗。’”⑤牵连治罪。《苏武传》:“副罪,当相~。”⑥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晋人使邾大夫~。”⑦驻守。《左传·桓公二十三年》:“楚人~其北门。”⑧坐待;坐等。《冯婉贞》:“与其~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⑨因为;由于。《山行》:“停车~爱枫林晚。”⑩空;徒然。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⑾恰好。林逋《易从师山亭》:“西村渡口人烟晚,~见渔舟两两归。”⑿即将。柳宗元《早梅》:“寒英~销落,何用慰远客。”【坐大】自然强大。【坐法】犯法而处罚。【坐化】佛教用语,指和尚盘膝端坐而死。【坐食】不劳而食。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yǐ①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②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哉?”③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美于徐公。”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十五城请易璧。”⑤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⑦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始元六年春至京师。”⑧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楚和。”《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⑨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近,则游者众;险~远,则至者少。”⑩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入。”⑾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⑿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向荣,泉涓涓而始流。”⒀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贻之。”⒁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下,莫不逾侈。”⒂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⒃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怪之矣。”⒄通“已”。停止。《齐桓晋文之事》:“无~,则王乎?”⒅只是。《冯谖客孟尝君》:“君家所寡有者,~义耳。”【以往】以后。【以为】⒈认为。⒉使……成为。⒊把……当作。⒋作为;用作。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i①等待;等候。《荆轲刺秦王》:“仆所以留者,~吾客与俱。”《垓下之战》:“乌江亭长舣~。”②对待。《信陵君窃符救赵》:“吾所以~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③防备。《谋攻》:“以虞~不虞者胜。”《廉颇蔺相如列传》:“赵亦盛设兵以~秦。”④将要;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便~出门,店小二拦住道。”【辨】俟,待,等候。“俟”和“待”在先秦时期都有等待的意思。“等”和“候”作等待讲是后起意义。“等”在上古时多作“等同”或“等级”讲。如《陈涉世家》:“~死,死国可乎?”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
dàn①日出的时候;早晨。《涉江》:“哀南夷之莫吾知兮~余济乎江湖。”《木兰辞》:“~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日;一日。《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之~~有是哉。”③旦角,传统戏曲中扮演妇女的角色。有青衣、花旦、花衫、老旦、武旦等之分。《窦娥冤》:“刽子磨旗、提刀,押正~带枷上。”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冯蒸主编)